送儿沆再之婺

父母生汝期望汝,地阔天宽从著步。

霜叶飞红橙橘黄,一笠西风正宜路。

送汝出门不肯行,低头进前出苦语。

双亲虽安身已高,菽水为欢盍朝暮。

夏初奉命见两山,往还恨不身生羽。

如今又为千里行,直是恋慕难轻去。

有不忍听手抚背,至哉天理人伦处。

我岂欲汝寸步离,事有乘机恐差误。

晚年正欲汝有成,此行倘与心相副。

皱皮瘦骨便精神,当为汝喜非汝惧。

不妨安稳趁前程,但及梅花时归学莱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送儿沆再之婺》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关怀和期待。诗中,父亲以深情的口吻回忆起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广阔天地间自由行走,欣赏霜叶变色的美景,享受西风中的旅程。然而,送别之际,儿子不愿前行,父亲低声劝慰,强调家庭的温馨和陪伴的重要性。

诗人提到自己虽然年迈,但仍关心儿子的成长,希望他能在夏天的使命中有所成就。他提醒儿子,即使远行千里,也不要忘记家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许。在告别时,父亲忍不住抚摸儿子的背部,表达亲情的深厚和天理人伦的至诚。他并不想束缚儿子,而是担心他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决定。

最后,父亲鼓励儿子安心追求前程,不必急于归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像梅花般归来,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父爱的深沉和对儿子未来的殷切期盼。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送儿沆赴昌国学录

来汝沆,吾语汝。蓬莱乡,仙者寓,汝行岂为求仙故。

宝陀山,佛者住,汝今岂为礼佛去。

吾闻滃洲好学舍,兵后弦歌尚存鲁。

巨鳌拄牢苍璧岛,长鲸截断红尘路。

黄公高节懔犹在,茹侯英标俨如睹。

芷翁器业国有传,逸少词章家有谱。

扶桑日出长精神,沧溟际天豁襟宇。

潮水生落见乘除,风涛澎湃尝敛阻。

耳目所接皆为学,身心所会当约取。

旦气清明方见性,人生涉历终知趣。

规模要放面前阔,议论要到心平处。

雪霜之际有阳春,波浪之中有砥柱。

畏友当如父师敬,平交当以兄弟处。

我虽自馁耄何及,汝方年壮力须努。

亦欲长教在我傍,深恐独学为汝误。

不然何以资一出,幸犹近只寸半渡。

驾言曰仕实从游,自昔成人出辛苦。

著汝意气勉自强,味哉言语谨勿负。

东云在望道路开,西风吹送衣裳舞。

消受宫墙饭几盂,胜举家庭禄三釜。

岁月箭过归有期,却把本色初心娱父母。

形式: 古风

送儿深赴婺之月泉山长

来汝深,吾语汝,汝今此行五百里。

吾岂不欲汝在傍,朝夕告教从容里。

世莫难于续书脉,孝莫大于养吾志。

男儿须为大丈夫,远游有方学者事。

汝行乎,吾决矣。

名山大川如不识,坎井中见能有几。

严师良友如不亲,家庭閒语未必是。

若曰高车过万里桥,非所羡于司马氏。

若曰荣乡佩六相印,亦何取于苏季子。

区区物外先入心,役役终身非切己。

星婺域,月泉水,古到今,最多士。

要知三人必有师,毋谓一日长乎尔。

贼人之子乃自贼,毁人之善是自毁。

同寮当出肺肝话,诸生当如手足视。

回顾弱植荷倚重,隽永古训滋味旨。

遇食不求饱,饮酒不至醉。

閒事付浮云,本色为实地。

诗书何幸薄有禄,齑盐犹胜空煮字。

仕未可养汝奈何,耄犹加餐我自慰。

要得友朋之誉可听闻,即是父母之前相诺唯。

三年日月一箭过,不必吾惧但为吾所喜。

形式: 古风

送丹山主者周东隐

飞来峰头飞铁锡,一坐八载丹霞岑。

山林成阴饕眼浅,议论近古咻机深。

白云泊对不留迹,明月行空是归心。

可无坡翁挽戒老,试听重新钟鼓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沆赴台州学录

山连霞,水半沙,十步九步神仙家。

草初芽,树欲花,香风二百里春华。

人谓此行良可乐,我送出门还作恶。

初心谓何姑勿道,为贫去抱夫子脚。

天台如今人物林,芹芳藻洁纷佩衿。

物议无情忧责重,尽人须要先尽心。

好为人师古所戒,况汝大欠镫窗债。

理义无穷白日速,相长工夫方有在。

视身如玉宜好修,守口如瓶勿起羞。

平平之外无赫赫,介介之中有休休。

劳其筋骨饿肤体,乃汝法家并拂士。

恩爱极处言语切,岂得已哉汝行矣。

我年虽迈尚自强,藜藿能延寿命长。

相望只有片云隔,不比远去无游方。

时节飞书当莱舞,两字平安胜三釜。

三年电光一抹过,但要学成身立来归见父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