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门

百尺楼高四望中,云深一雁度长空。

人间砧杵催寒事,郭外箫笙逐土风。

天带江山元自好,地流河汉忽相通。

丹心直北看飞雪,往往随花入帝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站在百尺高楼之上,放眼望去,只见一只孤雁穿越深远的云层,翱翔在广阔的天空。
人间的捣衣声催促着寒冷的到来,城郊的箫笙乐声随着乡土风俗飘荡。
苍穹与江山本就美好,大地上的河流仿佛与银河相通起来。
我心向北,凝视着纷飞的雪花,常常伴随花朵进入皇宫深处。

注释

百尺楼:形容楼很高。
云深:形容云层深厚。
砧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器具,象征着季节更替和寒冷来临。
箫笙:中国传统吹奏乐器,此处代表地方音乐。
天带江山:指天空与大地间的壮丽景色。
地流河汉:形容地上的河流仿佛与天上的银河相连。
丹心:忠诚的心,此处可能指诗人的情感。
飞雪:冬季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纯洁。
帝宫:古代皇帝的宫殿,此处可能暗指朝廷或皇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楼远眺的画面,通过楼高四望中的云雁和人间砧杵声,以及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帝都的向往。

"百尺楼高四望中,云深一雁度长空。" 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百尺高楼让人的视野开阔,可以尽情眺望远方,而那孤独的飞雁在云端穿行,增添了一份自由和超脱之感。

"人间砧杵催寒事,郭外箫笙逐土风。"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将自然界的宁静与人类社会的繁忙活动对照,表现了诗人对于不同世界的心态和情感体验。

"天带江山元自好,地流河汉忽相通。" 这两句强调了大自然的壮丽,江山河流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美景图画。

最后,"丹心直北看飞雪,往往随花入帝宫。" 表达了诗人对帝都的向往之情,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忠诚和纯洁。"丹心"象征着忠诚不渝,而"往往随花入帝宫"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寄托自己对于皇权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壮丽的山水画面、对大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个人情感与向往,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情怀。

收录诗词(125)

杨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山归遇雨呈仲灵冲晦

九里松门雪过时,篮舆袅袅碍松枝。

雨留宿客还斜落,风送行人亦倒吹。

华表忽惊黄鹤反,耳中犹带白猿悲。

来朝弗著登山屐,可避君呼谢客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天竺上寺呈东山仲灵冲晦

入林已忻猿鸟乐,共傲浮生胜大还。

身外是非云不系,社中留恋雨相关。

篮舆寂寞愧彭泽,拄杖风流肖德山。

寄语葛洪岩下水,莫流清梦落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灵隐遇雨呈普慈及二诗翁

山老未容山客去,故将云阵锁山门。

雨催晚色凝诸岭,雷送春声落后村。

今夜青林妨月上,故人白首把诗论。

来朝山水终瀰汎,策杖相随讨涧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孤屿

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

潮落鱼堪拾,云低雁可攀。

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

当路谁知己,天应赐我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