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隐遇雨呈普慈及二诗翁

山老未容山客去,故将云阵锁山门。

雨催晚色凝诸岭,雷送春声落后村。

今夜青林妨月上,故人白首把诗论。

来朝山水终瀰汎,策杖相随讨涧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山势险峻不让人轻易离去,故意用云雾封锁山门。
雨滴催促傍晚的景色凝聚在群山之间,春雷带来春天的消息响彻后山村落。
今夜,青翠的树林妨碍了月亮升起,老朋友白发苍苍,一起讨论诗歌。
明天早晨,山水景色将更加广阔,我们拄着拐杖探寻溪流源头。

注释

山老:形容山势险峻。
客:来访者,此处指想要离去的人。
云阵:密集的云雾。
山门:山中的入口或寺庙的大门。
晚色:傍晚的景色。
凝:凝聚,聚集。
诸岭:众多的山岭。
雷送:春雷带来。
青林:青翠的树林。
妨:妨碍,阻止。
月上:月亮升起。
故人:老朋友。
白首:白发苍苍,指年老。
诗论:诗歌的讨论。
瀰汎:广阔无垠,弥漫。
策杖:拄杖而行。
涧源:溪流的源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春雨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人的深情。开篇两句“山老未容山客去,故将云阵锁山门”,通过山老不愿山客离去,将云作为屏障锁住山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留恋之情,也映射出诗人希望停驻美好时光的心境。

接下来的“雨催晚色凝诸岭,雷送春声落后村”两句,则是对春雨中的景色进行描绘。雨水将山色浸染得更加深沉,而远处的雷鸣则与春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为乡村带来了生机。

中间两句“今夜青林妨月上,故人白首把诗论”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与老友畅谈诗歌的情景。青林中的月光为他们的对话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雅致,而“故人白首”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友情的长存。

最后两句“来朝山水终瀰汎,策杖相随讨涧源”,预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旅程的期待。无论是山还是水,都将在明天展现出不同的美丽面貌,而诗人则希望手持拐杖,与友人一同探寻那些清澈泉水的源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情谊的深刻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致。

收录诗词(125)

杨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孤屿

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

潮落鱼堪拾,云低雁可攀。

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

当路谁知己,天应赐我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熙春园

桃源未识恐微茫,每坐青林惯日长。

鱼鸟自同千里乐,风烟漫逐一城香。

竹围月色来深院,花引春情过短墙。

人世定知何处好,且勤诗酒惜年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墨池怀古

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

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

灵运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

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澄江门

独上高楼望海门,青山几点送归船。

寒光淡淡浮红日,晓色冥冥散白烟。

浦外落霞争倦烧,池中流水自鸣弦。

扶栏下见蓬莱影,一半仙魂在月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