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经阙里自堪伤,曾叹东流逝水长。
萝蔓几凋荒陇树,莓苔多处古宫墙。
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萧索风高洙泗上,秋山明月夜苍苍。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古城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过往历史的怀念和哀伤。首句“行经阙里自堪伤”表达了诗人在穿越破败的城墙和废墟之间时,对昔日繁华的伤感。接着,“曾叹东流逝水长”则展现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中间两句“萝蔓几凋荒陇树,莓苒多处古宫墙”生动地描绘出了自然界与历史遗迹交织的情景。萝蔓缠绕在破败的树木上,莓苔覆盖着古老的宫墙,每一丝每一毫都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这两句颂扬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事迹如同碧绿的历史长卷被永恒记载,而这些人物又被尊称为“素王”,彰显着他们的品德和地位。
末尾,“萧索风高洙泗上,秋山明月夜苍苍”则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萧瑟的风吹过高处,月光下,远山在夜色中显得更加苍茫,诗人通过这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场景,传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心中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以及对人物的颂扬,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六代兴衰曾此地,西风露泣白蘋花。
烟波浩渺空亡国,杨柳萧条有几家。
楚塞秋光晴入树,浙江残雨晚生霞。
凄凉处处渔樵路,鸟去人归山影斜。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麻姑此地鍊神丹,寂寞烟霞古灶残。
一自仙娥归碧落,几年春雨洗红兰。
帆飞震泽秋江远,雨过陵阳晚树寒。
山顶白云千万片,时闻鸾鹤下仙坛。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
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
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