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扑蝴蝶·送春》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
开篇“万花锦绣,未必都成假”,以繁花似锦的景象开始,却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接着“何心躲去,生憎飞絮惹”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对纷飞柳絮的厌烦,生动地展现了送春时节的复杂心情。
“昨寻涧外山家,又过桥头酒舍”描绘了诗人寻访山间人家,路过酒肆的情景,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增添了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春情问消多寡。春归也。送春人在,宝带桥边泪如泻。”这几句直接抒发了对春天离去的哀伤之情,宝带桥边的泪水如瀑布般倾泻而出,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年年准拟,花时邀做社。不知为甚匆匆,慌了楼头謇姐。愁僵九江司马。”最后四句,诗人回忆起每年春天都会邀请朋友聚会的情景,却感叹时间之快,连楼上的女子都显得慌乱。这里引用了九江司马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愁苦。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愁与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