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菌阁俯江干,西南蜀塞宽。
看云记巫峡,望日省长安。
钿崒峰头碧,霞皴荔子丹。
比来秋物好,谁伴数凭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景山色相间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的回忆。"菌阁俯江干"中的"菌阁"可能是指高耸的建筑,而"俯江干"则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江景的姿态,显示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开阔视野。
"西南蜀塞宽"一句,蜀通常指的是四川地区,这里可能是指蜀地的边塞,通过"宽"字表达了一种辽阔无垠的境界。这两句交织出一种广袤江山与古老边塞相互映衬的壮丽画面。
"看云记巫峡"中的"看云"可能是在描绘诗人观赏天空中变化多端的云彩,"记巫峡"则是指诗人在心中回忆着那著名的巫山峡。巫峡自古以来就是江景之一,充满了神话传说和历史文化的沉淀。
"望日省长安"一句,"望日"可能是在描绘诗人仰望着夕阳余晖,心中却在思念远方的长安,这里或许有对古都的怀念之情。长安作为唐代的京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重要城市,承载了无数的文治武功。
"钿崒峰头碧,霞皴荔子丹"这两句,则是对山色与花色的描写。"钿崒峰头碧"中的"钿崒"形容的是山峰的陡峭和峻险,而"峰头碧"则表现了山峰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的碧绿色彩。"霞皴荔子丹"一句,"霞皴"是指云霞间透出的光辉,"荔子丹"则形容着花朵的红艳。
"比来秋物好,谁伴数凭栏"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美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的一种抒发。"比来秋物好"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景色的喜爱,而"谁伴数凭栏"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留恋,似乎在询问何人能与他一起倚靠栏杆,享受这份美丽的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农歌非度曲,新乐信蚩蚩。
乃父知田事,吾王采谚辞。
折杨时动笑,鼓腹自成嬉。
日暮牛童笛,连声下远陂。
春榜连题千佛经,两藩交辟滞弓旌。
幕中仍是红莲客,门下今为玉笋生。
林逗楚风披醉衽,浪摇淮月渍离缨。
归来上赋趋行在,足继西豪旧弟兄。
山近重岚逼,溪长匹练分。
霁波平撼日,寒崦侧藏云。
弄荇鱼差尾,投汀鹭列群。
如何去寻丈,尘路已纷纷。
出郭晓云霁,泛舟春日迟。
诗怀随物放,酒面任风吹。
循岸烦鸥起,看山惜棹移。
州人轻此乐,赖与汝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