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至元丁丑夏五,宣城汪叔敬、吴人干寿道、丹丘柯敬仲、国人泰兼善同仆游天平,次往灵岩,有作奉和二首(其二)灵岩涵空阁》描绘了一幅夏日游历灵岩山的景象。首句“吴王宫阙草萋萋”,以吴王遗迹引发怀古之情,暗示历史沧桑;“飞阁重登意转迷”则写出诗人登阁远眺,思绪万千。
接下来,“洗砚池边云欲暝”描绘了傍晚时分,洗砚池边云雾缭绕的宁静氛围;“拜郊台上日平西”则点明时间,日落西山,增添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湖涵远浪千帆没,树响悲风一鹘栖”展现了湖面广阔,船只消失在远方,而树林中传来孤鸟归巢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寂寥与凄凉。
最后两句“江海鸱夷招不返,荒烟野水鹧鸪啼”以江海中的舟船比喻无法召回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感慨,以及荒野中鹧鸪的啼声,更增添了诗境的凄清与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岩山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游历山水时的怀古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