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有所思篇

有所思。思昔人。曾闵二子善养亲。和颜色。奉昏晨。

至诚烝烝通明神。邹孟轲。为齐卿。称身受禄贪荣。

道不用。夕阳拥楹。三徙既谇礼义明。飞鸟集。

猛兽附。功成事毕乃更娶。哀我生。遘凶旻。

幼罹荼毒备艰辛。慈颜绝。见无因。

长怀永思托丘坟。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思熟虑的主人公,他回顾过去,怀念那些以孝顺父母为首要之责的人们。诗人通过“曾闵二子善养亲”这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孔子门徒曾参和闵损的故事,强调孝顺的重要性。接着,“和颜色。奉昏晨。”描述了孝子对待父母时的恭敬与细心,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特定的时刻。

“至诚烝烝通明神”一句,表达了孝子对父母的深厚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如何感动天地。接下来,诗人提到邹孟轲(即孟子),这位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在齐国担任要职,虽然享受高官厚禄,但并未因此而忘本,依然坚守仁义之道。

然而,诗中也暗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邹孟轲。为齐卿。称身受禄贪荣。”这句似乎在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道德原则的官员。随后,“道不用。夕阳拥楹。”可能象征着当道德被忽视时,社会将走向衰败,正如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三徙既谇礼义明。”可能指的是孟子提出的“三迁”理论,即改变环境以培养品德。这里通过“谇礼义明”来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绘了和谐的社会景象:“飞鸟集。猛兽附。”这些自然界的生物聚集在一起,象征着社会的团结与和谐。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个人的悲剧:“功成事毕乃更娶。”这句可能暗示主人公在事业成功后,却遭遇了人生的转折点,不得不重新考虑婚姻问题。最后,“哀我生。遘凶旻。幼罹荼毒备艰辛。”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哀叹,以及童年时期所经历的苦难。

“慈颜绝。见无因。长怀永思托丘坟。”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已故父母的深深思念,以及希望将这份思念寄托于墓地之中,寻求永恒的慰藉。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探讨了孝道、道德、权力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深刻的洞察。

收录诗词(16)

何承天(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海郯人(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和音乐家。南朝任尚书载丞。曾奏改《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齐及梁天监中叶,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兼通音律,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弹筝,复擅弈棋,著作有《达性论》、《与宗居士书》、《答颜光禄》、《报应问》等。曾奉命撰修《宋书》,书未成而卒

  • 生卒年:370-447

相关古诗词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一)雉子游原泽篇

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

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

浩然寄卜肆,挥棹通川阴。

逍遥风尘外,散发抚鸣琴。

卿相非的眄,何况于千金。

功名岂不美,宠辱亦相寻。

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当世须大度,量己不克任。

三复泉流诫,自惊良已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二)上邪篇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音和响必清,端影所以亡。

汉宣隆中兴,魏祖宁三方。

譬彼针与石,效疾而称良。

行苇非不厚,悠悠何讵央。

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

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忘。

形式: 古风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三)临高台篇

临高台。望天衢。飘然轻举陵太虚。携列子。超帝乡。

云衣雨带乘风翔。肃龙驾。会瑶台。

清晖浮景溢蓬莱。济西海。濯湖盘。

伫立云岳结幽兰。驰迅风。游炎州。

愿言桑梓思旧游。倾霄盖。靡电旌。

降彼天途颓窈冥。辞仙族。归人群。

怀忠抱义奉明君。任穷达。随所遭。

何为远想令心劳。

形式: 乐府曲辞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四)远期篇

远期千里客,肃驾候良辰。

近命城郭友,具尔惟懿亲。

高门启双闱,长筵列嘉宾。

中唐舞六佾,三厢罗乐人。

箫管激悲音,羽毛扬华文。

金石响高宇,弦歌动梁尘。

修标多巧捷,丸剑亦入神。

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

主人垂隆庆,群士乐亡身。

愿我圣明君,迩期保万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