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桥

秋日凉,葛衣裳,招群命侣踏歌行。

一路榕阴过野塘,双双白鹭水中央。

美人遥隔蒹葭苍,欲往从之江水长。

望望西川宛有梁,惠风吹暖未成霜。

砥柱镇涛狂,清流渡不妨,既觏君子乐无央。

芙蓉被服良,芝兰笑语香,同心合意美具张。

携手登歌绿野堂,炙脯烹鲜浥酒浆。

鸣琴鼓瑟杂羽商,长篴短箫声皇皇。

踏歌歌有节,好乐乐无荒,南山一曲邦家光。

邦家光,寿无疆,回首西江归有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踏歌行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情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凉爽,人们穿着葛衣裳,招集朋友一同踏歌而行的情景。沿途经过榕树荫蔽的田野和野塘,双飞的白鹭点缀在水中央,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

接着,诗人通过“美人遥隔蒹葭苍”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一种难以触及的美丽与距离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随后,诗人以“望望西川宛有梁”描绘出一种远方的期待与憧憬,同时借“惠风吹暖未成霜”表达了一种温暖与希望的氛围。

“砥柱镇涛狂,清流渡不妨”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接下来,“既觏君子乐无央”表达了遇见志同道合之人的喜悦与满足,这种情感在“芙蓉被服良,芝兰笑语香,同心合意美具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强调了友情与和谐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通过“携手登歌绿野堂,炙脯烹鲜浥酒浆。鸣琴鼓瑟杂羽商,长篴短箫声皇皇”描绘了一幅欢聚畅饮、音乐与歌声交织的美好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三水陶尹陟留都治中别驾用韵

九天日影照三城,一样光风几样青。

鹪周自奋花间翼,沧海横奔九万鲸。

鲸鳞欲化三山圯,翻波击浪三千起。

长啸一声六合风,戢翎聊喙三江芑。

三江千里蓼蘋湄,春去秋来恶浪稀。

彭泽旧垂高士誉,广州重建运磗祠。

离离新佩南京组,巡陌不妨骑赤驽。

父老争迎卓茂来,竹马欢见新明府。

西南欲比汉光时,一年借寇抚疮痍。

五裤不知何日再,两岐聊篆此间碑。

攀辕不住空遐祝,黄童白叟堤边簇。

离愁万顷波浪高,别思千重花正郁。

波浪之高高比山,春花明媚半山间。

花红浪白风光好,不换离人苦恨颜。

我高歌,君满引,酒不倾瓶夜未阑。

潮生月上孤舟发,只恐明朝相见难。

东风击楫江陵道,吴汀楚岸多芳草。

采芳纫佩及良时,日丽天和春正早。

形式: 古风

齐寿篇(其一)

山中之椿何苍苍,托根千仞倚朝阳。

老干撑霄绿叶长,春来繁华飘天香,扶桑日出映祥光。

映祥光,猗椿之寿寿无疆,谁其似之德公庞。

形式: 古风

齐寿篇(其二)

山中之桃何蔽芾,樛枝蔓叶罗深翠。

春雨瀼瀼秋露坠,天泽贲敷弥妩媚,开花结子三千岁。

三千岁,猗桃之寿寿未艾,谁其似之庞公配。

形式: 古风

前山吟

前山之高何高哉,东有罗浮、西有白龙之崔嵬。

而前山处其中央,峭然独出,不但与之颉颃而徘徊。

前山之高几岁月,自盘古开辟以来。

巧匠铸铁以为骨,撑柱东南穹矹硉。

兔乌自升还自没,千秋万岁无腾歇。

平接蓬莱低巨阙,俯看一勺之沧浪,尘凡骇视谓之东溟渤。

前山之高高无垠,清泉白石四时春。

奇云六月峰头起,霹雳一声时雨匀。

不崇朝而遍天下,溥施品物咸欣欣。

前山之高多梧竹,九苞瑞鸟长栖宿。

时向天边振彩翎,五色文章惊人目。

羽仪廊庙为盛世,祯律吕宣助。

小大和鸣,箫韶九成。

天下太平,斯其为前山之耀灵也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