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两种对比情感:一方面,对华丽生活的羡慕和追求,另一方面,对于离别之苦和内心辛酸的深深体验。"豪华虽足羡"描绘了世人对富贵荣华的向往,"离别却难堪"则揭示了人生的另一面,即亲情、友情或爱情中的分离之痛。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获得了所谓的虚名,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体谅其中的苦与甘呢?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曹雪芹作品中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度剖析。
不详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
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春因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
问谁幻入杂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
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
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