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然无事(其四)

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

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裤。

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之手,名为《兀然无事(其四)》。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态度和修行智慧的深刻思考。

首句“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强调了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的生活哲学。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不为外界所动,不被情绪左右。

“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裤”描绘了一种朴素、简朴的生活状态。破衲象征着物质上的简单与淡泊,娘生裤则寓意着回归本真,不追求外在的华丽与虚饰。

“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警示人们言语的重要性。过多的言语往往会导致误解和纷争,因此在表达时应谨慎,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最后,“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提出了一个深刻的修行理念。真正的慈悲与度化他人,首先需要自我觉悟与净化。只有先度过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实现真正的慈悲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传达了深邃的哲理,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智慧,在简单中体验真理,体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兀然无事(其五)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兀然无事(其六)

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中睡兀兀。

举头见日出,乞饭从头?。

形式: 古风

兀然无事(其七)

将功用功,展转冥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兀然无事(其八)

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只用心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