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一)

吏役无因棹酒船,一杯萧寺破茶烟。

文章雅健追前辈,交旧凋零感暮年。

闻道岩廊勤注想,岂容琳馆久回旋。

好风吹寄凌云句,无数珠玑堕我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寄赠新诗的感激之情,并通过对比自己与前辈的文章风格,以及感慨交游之人的凋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吏役无因棹酒船”,描绘了诗人忙碌于官场事务,无法抽身享受饮酒赋诗的闲适生活,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接着,“一杯萧寺破茶烟”一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在寺庙中品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文章雅健追前辈,交旧凋零感暮年。”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文风的追求以及对老友凋零的感慨。他希望自己能像前辈一样,文章风格高雅而有力,但同时又对身边朋友的离散感到深深的哀伤,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闻道岩廊勤注想,岂容琳馆久回旋。”这里诗人提到自己虽常在岩廊中深思,但又不愿长久地留在琳馆(可能指官场或某种特定的环境),表达了他对自由与独立思考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不满。

最后,“好风吹寄凌云句,无数珠玑堕我前。”诗人想象着清风将友人的佳句吹送至他的面前,如同无数珍贵的珍珠坠落,既是对友人诗歌才华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收到如此佳作的欣喜之情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由、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二)

衰白相逢赣水边,十年存没竟谁贤。

别来旧隐荒三径,醉后高谈惊四筵。

晚节功名君未免,半生忧患我堪怜。

秋风久负莼鲈约,归梦时时到剡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宫使少卿作喜雨诗予辄续貂然连日烝郁雨意殊未解霅川地濒太湖畏雨而喜旱亦有足忧者辄再和贺子忱韵并呈少卿公一笑

老钝安能济中兴,知君此意每推诚。

邦人虽喜天心格,农夫预忧禾耳生。

秋后竹阴侵簟冷,梦回蛩响杂阶声。

雨溪自昔传佳咏,云水相依夜自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刘仲皋少卿喜雨

汉诏宽慈下玉京,人心天意格精诚。

初欣父老扶携听,忽看风云汹涌生。

千里沾濡随渥泽,万家愁叹变欢声。

南楼夜色晴方好,与子赓歌待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富阳道中怀刘希颜兼得道任书寄二公

渺渺平芜雪正晴,旋驱征骑出郊坰。

越山似我头全白,江柳如君眼欲青。

有信梅花传驿使,忘机鸥鸟恋沙汀。

洞霄结约香灯社,便欲相从老翠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