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番

叠岭师先捷,松州部远移。

不缘蜀父老,却罢汉旌旗。

火井秋能度,碉门瘴可披。

六番从尔长,莫作负恩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六番》,是明代诗人王廷相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军事行动的壮阔景象,充满了豪情与深意。

首句“叠岭师先捷”,开篇即以“叠岭”形容山峦重叠,暗示地形险峻,而“师先捷”则表现出军队在艰难环境中迅速取得胜利的英勇。接着,“松州部远移”进一步描绘了军队行军的遥远与艰辛,同时“部远移”也暗含着战略部署的深远和复杂。

“不缘蜀父老,却罢汉旌旗”一句,表达了对蜀地百姓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必要性与正义性。这里的“蜀父老”指的是蜀地的老百姓,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战争并非轻易发动,而是为了保护民众的利益和安宁。

“火井秋能度,碉门瘴可披”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火井”与“碉门”作为自然障碍的象征,而“秋能度”与“瘴可披”则展现了军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战场上的英勇战斗,也寓意着对困难的超越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六番从尔长,莫作负恩私”表达了对士兵们长期服役的敬意,并告诫他们不应忘记国家和人民的恩惠,不应做出背叛国家和民众的事情。这不仅是对士兵的勉励,也是对所有为国效力者的道德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军事行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军队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人民以及道德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五十赴官

一官将白首,名字落人间。

直道晚成宦,劳生多苦颜。

兹游方浩荡,何日遂高閒。

素业黄河曲,云松久闭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端阳日诸僚宴集二首(其一)

佳节逢重五,移尊上广堂。

羁怀开造次,远眺入苍茫。

暑雨鸠林爽,南薰燕幕凉。

喧江龙舸竞,无那楚人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端阳日诸僚宴集二首(其二)

玉树良朋集,欢歌晚未收。

应时传角黍,随俗荐蒲瓯。

层阁超尘响,清江醒醉眸。

昔贤鹦鹉会,悽断藕花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宿江门

崎岖脱水峡,莽苍宿江门。

蜀雨非难事,山云更易昏。

戒涂足夜虎,远梦恼秋猿。

边裔方多警,驱驰敢厌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