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

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

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

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

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

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

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在描述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辛勤劳作,以及希望得到一位叫做“大冶长老”的人帮助,以便能够种植桃花茶。

诗中,“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表明了苏轼对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有所了解,并且这种荼苦之物在近代已经被用于饮用。接着“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则表达了作者最初厌倦了世俗的奢侈生活,现在借助这场大雪来掩盖自己的烦恼。

“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这里的“嗟”是一个感叹词,表示对自己拥有五亩田园而感到辛劳和不易。作者在强调每一寸土地都不能荒废,并且请求得到种植茶子的帮助。

接下来的“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表达了苏轼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担忧,但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则是希望通过农业生产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让自己陷入绝境。

“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这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土地解冻,竹笋尖锐的景象。紧接着,“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则是描述农忙时期牲畜喧闹,以及作者对田间劳作的担忧。

最后,“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这里提到的“江南老道人”可能是苏轼自己,而“齿发日夜逝”则表明了时光的流逝和作者对岁月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提到过去曾在雪堂品尝桃花茶,但现在只能空留回忆。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作为一个文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通过劳作来对抗困境的决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并引

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乾锅更戛甘瓜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一)

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

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

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

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

瓮中蜥蜴尤可笑,跂跂脉脉何等秩。

阴阳有时雨有数,民是天民天自恤。

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

形容可似丧家狗,未肯聑耳争投骨。

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

故人嗔我不开门,君视我门谁肯屈。

可怜明月如泼水,夜半清光翻我室。

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郁。

褰裳一和快哉谣,未暇饥寒念明日。

形式: 古风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恍难测。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霔不为龙所隔。

蓬蒿下湿迎晓耒,灯火新凉催夜织。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

奔流未已坑谷平,折苇枯荷恣漂溺。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

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形式: 古风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三)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

沿流不恶溯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

山芎麦曲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

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

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

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