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伍天锡

天锡棹头歌且吁,拔剑斫地呼乌乌。

酒酣兴逸双耳热,仰天举手长卢胡。

斯人岂是哙等伍,磊磊落落非凡夫。

濠梁五车不足读,取黄配白羞拘拘。

长江一泻千万里,云涛变幻时有无。

邓林掀天白日动,春风著物枯槁苏。

丈夫卓荦有如此,置身合在承明庐。

年来一掷金注拙,日光五色成模糊。

无人为荐阿房五,举世空仰灵光孤。

一朝得系圣贤籍,携经载道之荆湖。

渠渠高堂据中席,诜诜英俊趋座隅。

钩玄纂要说道义,巍冠大带谈唐虞。

名教由来有真乐,功名富贵皆土苴。

范金合土无踌躇,不须北望生郁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伍天锡》是明代诗人丘浚所作,通过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期望。诗中充满了对伍天锡才情的肯定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憧憬。

首句“天锡棹头歌且吁”,以“天锡”作为伍天锡的尊称,暗示其非凡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同时通过“歌且吁”的动作,展现了他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一面。接下来的“拔剑斫地呼乌乌”、“仰天举手长卢胡”等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伍天锡的豪放不羁和超凡脱俗的性格特征。

“斯人岂是哙等伍,磊磊落落非凡夫”两句,直接表达了对伍天锡才能的高度评价,将他与普通人区分开来,认为他是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接着,“濠梁五车不足读,取黄配白羞拘拘”则进一步赞扬了伍天锡的学识渊博和不拘一格的读书态度,暗示他能够超越传统的束缚,追求更广阔的学问领域。

“长江一泻千万里,云涛变幻时有无”、“邓林掀天白日动,春风著物枯槁苏”这两组比喻,分别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邓林的生机勃勃,以此象征伍天锡的才情和活力,以及他对世界万物深刻的理解和影响。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伍天锡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外界事物的敏锐感知。

“丈夫卓荦有如此,置身合在承明庐”表达了对伍天锡才能的认可,并期待他能像古代贤士一样,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年来一掷金注拙,日光五色成模糊”两句,似乎暗示了伍天锡在现实中的遭遇,可能面临着某种困境或挫折,使得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

“无人为荐阿房五,举世空仰灵光孤”表达了对伍天锡被埋没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公正性的质疑。最后,“一朝得系圣贤籍,携经载道之荆湖”表达了对伍天锡最终能够得到认可和实现抱负的希望,以及对他未来在荆湖地区传播知识、弘扬道德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通过对伍天锡形象的塑造和对其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价值的认识和期待。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琼林醉归图为同年长垣李溥作

奉天殿上传胪罢,日照金门榜初挂。

中使传宣敕大官,明朝赐宴南宫下。

张天为幄云为茵,金盘犀箸罗八珍。

宫花剪彩来宫禁,御苑分香出上尊。

鼍鼓掀天擂欲破,梨园法乐喧相和。

妙舞清歌次第呈,幻形奇技纷纭过。

承恩侍宴皆贵臣,绣金孔雀银麒麟。

焚香望阙北面拜,共贺官家新得人。

白面青年三百五,人似神仙气如虎。

烹泉浮酒不知数,两袖翩翩欲飞翥。

琼林宴罢日斜时,马蹄得意去如飞。

团团皂盖空中举,短短丝鞭柳外挥。

微风不动香尘软,十二街头帘尽捲。

衣裁草色碧将流,旗拂杏花红尚浅。

金环摇辔稳于车,笑拍吟鞍不用扶。

耻向平康问花柳,还归槐市枕诗书。

明日半醒扶醉起,吮笔题诗谢天子。

就中醉者谁最豪,中原才子长垣李。

形式: 古风

望云祝寿图

昔贤望云忆亲舍,双目荧荧逐云下。

今君望云祝亲年,一心炯炯依云边。

举头见云如见母,独立苍茫凝睇久。

轮轮囷囷鲜且明,浮光呈瑞表寿徵。

触石遥从泰山出,雨下土兮滋万物。

有如春晖煦草心,亦似凯风吹棘针。

母恩如此莫可报,望云再拜情何任。

情何任,意无巳,目极天南万馀里。

越王台上阳生时,焦子初黄蟹螯紫。

高堂绮席倚云张,纷纷儿女罗酒浆。

就中独少读书子,挟策多年游帝乡。

帝乡迢迢归未得,对此佳辰应恻恻。

驰心直与云天高,恨不将身在亲侧。

苍天漠漠云悠悠,云色还如亲白头。

孝诚一念感穹昊,云影为之凝不流。

何事良工心亦苦,笔端写出心中语。

红云朵朵捧天庭,白云片片迷江树。

红云影里望白云,白云如旧红云新。

裁云作衣雨为酒,共祝君亲千万寿。

形式: 古风

淮之水送淮安林马判(其一)

淮之水,清瀰瀰,山阳古郡淮之涘。

逋仙之孙古君子,似是马曹官自理,何以况之淮之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淮之水送淮安林马判(其二)

淮之水,清湜湜,郡疆远跨淮南北。

林侯秉心渊且塞,民不知劳马繁殖,谁其致者侯之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