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寄车秀卿

锁香亭榭。花艳烘春曾卜夜。空想芳游。

不到秋凉不信愁。酒迟歌缓。月色平分窗一半。

谁伴孤吟。手擘黄花碎却心。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酌、怀念旧友的愁思情境。开篇“锁香亭榭”,设定了一个幽静而带有淡淡花香的空间,读者可想象其中之美。接着“花艳烘春曾卜夜”一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这个夜晚的氛围,花开得正好,却偏是在无人的夜里,这种景象更添几分孤寂。

“空想芳游,不到秋凉不信愁”,诗人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之情。这里的“芳游”指的是与朋友共度的快乐时光,而“不到秋凉不信愁”则透露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孤独和寒冷的预感。

“酒迟歌缓,月色平分窗一半”,诗人在深夜饮酒,唱歌的声音悠扬而缓慢,与此同时,月光如水般流泻进室内,将窗户照亮了一半。这两句极好地营造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情景,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谁伴孤吟,手擘黄花碎却心”,诗人独自歌唱,却再无旧友相伴。这里的“手擘黄花”是指拈弄着菊花,这不仅是对现实中缺少陪伴之人的感慨,也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凄凉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鲜明的佳作。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惜红衣.赠伎双波

两剪秋痕,平分水影,炯然冰洁。

未识新愁,眉心倩人贴。

无端醉里,通一笑、柔花盈睫。痴绝。

不解送情,倚银屏斜瞥。

长歌短舞,换羽移宫,飘飘步回雪。

扶娇倚扇,欲把艳怀说。

□□杜郎重到,只虑空江桃叶。

但数峰犹在,如傍那家风月。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探芳信.西湖春感寄草窗。别本作次周草窗韵

坐清昼。正冶思萦花,馀酲倦酒。

甚采芳人老,芳心尚如旧。

消魂忍说铜驼事,不是因春瘦。

向西园,竹扫颓垣,蔓萝荒甃。风雨夜来骤。

叹歌冷莺帘,恨凝蛾岫。愁到今年,多似去年否。

旧情懒听山阳笛,目极空搔首。

我何堪,老却江潭汉柳。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探春慢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橹。

暗将一点归心,试托醉乡分付。借问西楼在否。

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

铁马春冰,柳蛾晴雪,次第满城箫鼓。

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

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梅子黄时雨.病后别罗江诸友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鸥鹭相看如瘦,近来不是伤春病。嗟流景。

竹外野桥,犹系烟艇。谁引。斜川归兴。

便啼鹃纵少,无奈时听。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

弹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黄昏近。江风紧。

一行柳阴吹暝。

形式: 词牌: 梅子黄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