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

一从天宝陷凉州,路绝阳关数百秋。

谁念弓裘侵紫塞,空馀歌舞在红楼。

将兵古有龙韬略,仗节今无燕颔侯。

五鼎元戎方肉食,腐儒何者预军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胡宿所作的《凉州》诗,以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壮的情感,描绘了凉州自唐天宝年间失守以来的沧桑变迁。

首句“一从天宝陷凉州”,开篇即点明了历史事件的起因,唐朝天宝年间,凉州失守,为后文的叙述埋下了伏笔。接着,“路绝阳关数百秋”一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阻隔,形象地展现了凉州与外界联系的断绝,以及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深远影响。

“谁念弓裘侵紫塞,空馀歌舞在红楼。”这两句诗,运用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弓裘象征着边防的军事力量,紫塞代表边疆地区,而红楼则指代繁华的生活场景。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

“将兵古有龙韬略,仗节今无燕颔侯。”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龙韬略指的是古代将领的军事智慧,燕颔侯则是形容勇猛的将领。诗句表达了对古代将领英勇善战的赞美,同时也对当今缺乏类似人才表示遗憾。

最后,“五鼎元戎方肉食,腐儒何者预军谋。”这两句诗揭示了社会阶层的矛盾。五鼎元戎指的是高官显贵,他们享受着丰盛的饮食,却对军事策略一无所知;腐儒则指那些饱读诗书但缺乏实际经验的知识分子。这两句诗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权贵不问国事、知识分子无法参与决策的现象,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整体而言,《凉州》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送姚秘校归霅

苕溪曾是忝朱轮,鸣鹿当年预送宾。

楚国频嗟三献璞,汉廷裁得半通纶。

劳歌未免吟梁甫,作赋还应问大钧。

下泽乘车知道在,折腰那久滞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芜湖吴殿丞

大花滩外忆琴堂,西北山长水更长。

缩地何曾人有术,摩天不及鸟能翔。

寒梅弄脸英英态,腊瓮蒸醅满满香。

怅望未休还怅望,夜来庭下月如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临淮蒋使君

汉台分刺辍名臣,隼旆还临磬水滨。

殿石乍辞龙尾远,印鞶初结兽头新。

贯花佛会连香刹,种杏仙阴接宝邻。

荆府依刘心未获,却怜驯鹿伴行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吴春卿早春即事

腊过春云尚带阴,故山迢递忆青岑。

芸斋旧帙书签冷,桂瓮新香酒蚁深。

复道风烟殊可眺,曲江花柳试偷寻。

芳樽一笑真难得,永埒何曾有剩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