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露下葛衣单,参差林影寒。
依然残夜月,不在石湖看。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露水降下,葛衣单薄,林间光影交错,寒意袭人的景象。诗人通过“依然”二字,表达了对往昔情景的怀念,而“不在石湖看”则流露出一种遗憾与失落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展现了文徵明在明代理文人中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不详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上书无复志,把酒自多情。
筹国诸公在,吾何耻圣明。
青衫跨羸骖,白首供朝谒。
自笑老忘还,不嫌官太拙。
一官贫薄仅三年,不计归囊肯计迁。
笑杀当时高隐者,区区犹待买山钱。
吴田百亩岁常荒,家计萧然只草堂。
却有春眠浓似酒,不将朝市博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