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郎

王郎楚狂士,意气飞秋霜。

读书一万卷,下笔数千行。

富贵视浮云,况肯矜文章。

十五耻闾里,掉臂辞故乡。

夜宿东海月,朝买西州航。

瞋目王公前,结客少年场。

一饮或一石,一醉或一觞。

宁揖屠狗人,不与俗士当。

千金不易笑,岁暮单衣裳。

阮籍在穷途,英声连四方。

鸾鹄有时铩,反愧燕雀翔。

世无剧孟交,不及青楼倡。

燕赵如花人,翠袂黄金珰。

不识豪俊士,空媚痴与狂。

王郎远过我,坐我枯藜床。

终夕无酒饮,抚髀歌慨慷。

平明别我去,极目空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此诗《赠王郎》由元代诗人揭傒斯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王郎的楚狂士形象。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王郎的个性和行为,塑造了一个不拘世俗、追求自由与真我的人物形象。

首句“王郎楚狂士,意气飞秋霜”开篇即点出王郎的狂放不羁,其意气如同秋霜般凛冽,暗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性格特质。接着,“读书一万卷,下笔数千行”赞扬了王郎的学识渊博和才华横溢,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文思敏捷,下笔如有神助。

“富贵视浮云,况肯矜文章”进一步揭示了王郎对物质财富和名声的淡泊态度,他更看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不屑于为外在的荣誉所束缚。接下来的“十五耻闾里,掉臂辞故乡”描述了王郎年轻时的决绝,他不愿沉溺于平凡的生活,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追求更为广阔的世界。

“夜宿东海月,朝买西州航”则展现了王郎的游历生活,他随心所欲地穿梭于不同的地方,与自然和星辰为伴。而“一饮或一石,一醉或一觞”则描绘了他豪放不羁的饮酒场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的态度。

“宁揖屠狗人,不与俗士当”表明了王郎对于世俗的不屑,他宁愿与那些看似卑微的人交往,也不愿与庸俗之辈为伍。这反映了他独特的价值观和对真正友谊的珍视。

“千金不易笑,岁暮单衣裳”则表达了王郎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即使拥有千金,也换不来一个真心的笑容;即便到了岁末,仍穿着单薄的衣服,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

“阮籍在穷途,英声连四方”通过引用阮籍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王郎的英名远播,与阮籍一样,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声誉。

“鸾鹄有时铩,反愧燕雀翔”则通过比喻,表达了王郎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愿像燕雀般随波逐流,而是渴望像鸾鹄那样保持高傲的姿态。

“世无剧孟交,不及青楼倡”则感叹于当今社会缺乏像剧孟这样的真挚朋友,甚至不如青楼女子懂得欣赏真正的才情。

最后,“燕赵如花人,翠袂黄金珰”描绘了王郎所遇见的美丽女子,她们虽然外表光鲜,但内心却缺少真正的理解与尊重。“不识豪俊士,空媚痴与狂”则批评了这些女子只知逢迎那些看似狂放不羁之人,而忽视了真正的才德。

“王郎远过我,坐我枯藜床”是诗人对王郎的直接描写,他邀请王郎坐在自己简陋的草席上,体现了诗人对王郎的敬重和对真正友谊的珍视。

“终夕无酒饮,抚髀歌慷慨”表现了诗人与王郎彻夜长谈的情景,他们没有酒可饮,却以慷慨激昂的歌声表达心中的情感。

“平明别我去,极目空茫茫”则描绘了清晨分别的场景,诗人目送王郎远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王郎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由、真我追求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友谊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画鸭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送涂云章访旧武昌却入京师

垂云厉惊风,万里摩高圆。

蟠泥鼓巨浪,岂顾九重渊。

毛生入楚庭,颖脱俄顷间。

粲粲一公子,长啸起丘樊。

朝辞豫章台,暮过匡庐山。

大帆割鹦鹉,极目空波澜。

黄鹄锦袍仙,吹笙紫霞端。

相顾一笑粲,青春满南天。

黄金筑高台,更觉郭隗贤。

联翩乐剧辈,相逐入幽燕。

平明九门开,剑佩踰五千。

岂无一字荐,倾倒平生言。

东风杏花开,待我蓟门前。

形式: 古风

归舟

汀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

大舸中下流,青山两岸移。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

波浪争掀舞,艰难久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小孤山晓发和蔡思敬韵

日落霞明锦浪翻,厓倾石峭白云閒。

乾坤上下雄孤柱,巴蜀东南壮此关。

神物夜移风动地,仙舟晓渡月漫山。

回瞻绝顶登临处,空翠溟濛杳霭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