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雨邀诸侄小饮

世事不可期,今宵竟疏雨。

岂无樽中酒,终复减欢趣。

子侄既满前,稍稍相笑语。

共言见面稀,无月亦良聚。

烛花剪欲尽,络纬语庭树。

云开月已高,还照人归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诗人刘诜在十六夜雨中邀请侄子们小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相聚时光的感慨。

首句“世事不可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预示着接下来的场景将是一次难得的相聚。接着,“今宵竟疏雨”点明了聚会的背景——虽有细雨,却并未影响聚会的心情。诗人以“岂无樽中酒,终复减欢趣”自问自答,表明即使在雨天,酒宴依然能带来欢乐,但同时也暗示了聚会的欢乐可能因雨而稍减。

“子侄既满前,稍稍相笑语”描绘了侄子们围绕在诗人身边,相互间谈笑风生的温馨画面。诗人接着说“共言见面稀,无月亦良聚”,强调了这次相聚的珍贵,即使没有明月照亮,也足以成为美好的回忆。这种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烛花剪欲尽,络纬语庭树”两句,通过烛光即将熄灭和庭树上络纬(一种昆虫)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相聚即将结束的氛围。最后,“云开月已高,还照人归去”则以月升至高处,预示着聚会即将结束,亲人们将各自归家,留下的是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这次相聚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雨夜聚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中秋故乡南邻杨氏招饮

老来归故里,百事非故情。

惟有山间月,犹作儿时明。

是时秋且半,夕气忽已清。

南邻招客饮,步听危涧声。

月色酒中乱,树影盘中横。

乡曲佳节意,风露白发茎。

我怀岂在酒,酒觞且徐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寄题胡氏涧月堂二首(其一)

泠泠山中涧,皎皎天上月。

以月照涧泉,举世无此洁。

月以表我心,涧以明我德。

秋风吹八极,踞石濯华发。

短瓢吸寒光,羽衣弄飞雪。

梦骑白凤凰,直上碧瑶阙。

安知世间人,咻咻方病热。

形式: 古风

寄题胡氏涧月堂二首(其二)

世人不识泉,等之黄泥湍。

世人不识月,视若白瓦盘。

断蒿三板船,沮洳鳅鳝蟠。

击筳喧里耳,哓哓声不完。

嗟此泉与月,信当何人看。

我尝溯其源,颢白通广寒。

懿彼隐君子,相从此盘桓。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晓行

畏热中夜发,出门人已多。

纷纭各有役,如水争趋河。

始知昨宵梦,此时方无何?

悠悠百年间,劳逸瞬息过。

大星如玉斗,照我双鬓皤。

东日如车轮,三辗未上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