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九)

应物聊为小乘禅。

形式:

鉴赏

此诗出自宋代诗人汪藻的《句》系列之九,虽仅一句,却蕴含深意。"应物聊为小乘禅",汪藻在此句中巧妙地将自然万物与佛教中的修行理念相融合。

“应物”二字,源自佛教术语,意指顺应世间万物,即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外物所动,不执着于一念。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与适应,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修炼与净化。

“聊为”则表达了诗人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不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以禅修的方式去体验和理解世界。这里的“小乘禅”,指的是佛教中较为基础的修行方法,强调个人的解脱与觉悟,通过自我观照、冥想等方式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句诗传达出汪藻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在平凡的日常中,通过禅修的方式,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这种境界,既是对佛教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生活艺术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南徐江山天下雄,沿江一水如蟠龙。

形式: 押[冬]韵

句(其二)

双瀑挂天绅,七杉排斗样。

形式: 押[漾]韵

偈三首(其一)

白云深覆古寒岩,异草灵花彩凤衔。

夜半天明日当午,骑牛背面着靴衫。

形式: 偈颂 押[咸]韵

偈三首(其二)

眼见色时耳便聋,耳闻声处眼无功。

朝来不耐灵禽报,树上杨梅似火红。

形式: 偈颂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