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到门前,心中更加悲伤。
路边的花朵开放,仿佛我初嫁的模样。
养的蚕已结茧,织布的素纱还在织机。
新妇会笑话我,哪比得过她描画的蛾眉。
昨日还怜惜青春容貌,今日却怕衰老来得太急。
好的媒人近在咫尺,但我的遗憾向谁诉说?

注释

门前:回家的门口。
欲上:想要进去。
路傍:路边。
似妾:像我。
养蚕:养蚕取丝。
织素:织白布。
新人:新妇。
画蛾眉:描画眉毛。
惜:怜惜。
畏:害怕。
老迟:衰老得太快。
良媒:好媒婆。
去不远:就在附近。
此恨:我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丈夫遗弃的女性的情感世界,她的心境复杂,充满了悲哀与无奈。

开篇“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这里的“回车”暗示着别离和出行,车辆停在门前却又返回,意味着丈夫原本打算离开,但最终还是踏上了远行。这种反复的行为让女主角的心情更加沉重。

接着,“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诗人通过路边鲜花的景象,唤起了女主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当年她以新娘的身份踏进这个家庭,如今却被冷落,这些花朵似乎在嘲笑她的不幸。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这两句写的是女主人仍旧保持着家务劳作,蚕已经结成了茧,但她手中的织布工作还未完成。这表明尽管被弃,但她依然保持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忠诚。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这句话中,“新人”指的是丈夫的新欢,而“画蛾眉”则是形容新人的精致妆容。这里女主角似乎在自嘲,她自己的不幸与丈夫新欢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随后,“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这两句表达了女性对于青春易逝、美貌不再的哀叹。昨天还在珍惜自己年轻时的美丽,今天却害怕岁月流逝和容颜衰老。

最后,“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诗中“良媒”指的是能通消息、和解纠纷的好人,而女主角感叹这些能够调解关系的人并不遥远,但自己的怨恨又该向谁倾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弃妇的心理变化和内心世界。这种深切的情感表达,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诗人对弱势群体深刻的同情和理解。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邻女

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

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

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姑苏台

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

笙歌入海云,声自姑苏来。

西施舞初罢,侍儿整金钗。

众女不敢妒,自比泉下泥。

越鼓声腾腾,吴天隔尘埃。

难将甬东地,更学会稽栖。

霸迹一朝尽,草中棠梨开。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空城雀

饥啄空城上,莫近太仓粟。

一粒未充肠,却入公子腹。

且吊城上骨,几曾害尔族。

不闻庄辛语,今日寒芜绿。

形式: 乐府曲辞

苦寒行

严寒动八荒,刺刺无休时。

阳乌不自暖,雪压扶桑枝。

岁暮寒益壮,青春安得归。

朔雁到南海,越禽何处飞。

谁言贫士叹,不为身无衣。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