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蜀幕中友

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

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

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乾。

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官亭池畔的风景画面,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首句“官亭池碧海榴殷”以官亭池之名起兴,设定了一种幽静典雅的氛围。“遥想清才倚画栏”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怀人之情,通过倚立在装饰华美的栏杆边的“清才”,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则以柳絮和角声为媒介,描绘出春日与雨后的不同景象。其中,“柳絮”象征着春意盎然,而“角声”则带来了秋冬之感;“笼地暖”与“透云寒”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中间两句“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乾”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情感世界。白日里的“香烟湿”和夜晚的“蜡炬乾”都透露出了诗人独处时的情绪变化,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也有对夜深人静之时的孤寂。

最后两句“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则将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诗人通过对“门人”的提及和对兰花遭遇风暴后的凄凉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与不易,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集思念、怀才、哀愍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寄南岳僧

新秋日后晒书天,白日当松影却圆。

五字句求方寸佛,一条街擘两行蝉。

不曾著事于机内,长合教山在眼前。

花落俦公房外石,调猿弄虎叹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贺郑常侍

山亦怀恩地,高禽尽下飞。

吏穿霞片望,僧埽月棱归。

省拜墀烟近,林居玉漏微。

曾令驻锡话,聊用慰攀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淮海惠泽上人

海涛痕满旧征衣,长忆初程宿翠微。

竹里桥鸣知马过,塔中灯露见鸿飞。

眉毫别后应盈尺,岩木居来定几围。

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埽地学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清演

忽闻清演病,可料苦吟身。

不见近诗久,徒言华发新。

别来山已破,住处月为邻。

几绕庭前树,于今四十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