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夜宿

蜡炬烧残夜二更,高斋萧爽客怀清。

山林只在虚檐外,错把风声作雨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石光霁的《太学夜宿》描绘了夜晚在太学住宿的情景。首句“蜡炬烧残夜二更”,通过蜡烛燃烧殆尽,暗示深夜寂静,时间已至二更。次句“高斋萧爽客怀清”则写出作者身处高大的书斋,感受到环境的清冷和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山林只在虚檐外”,进一步描绘窗外景色,山林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隔着虚掩的窗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错把风声作雨声”,以听觉感受作结,诗人将风吹过屋檐的声音误以为雨声,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对自然的亲近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古代学子寓居太学时的孤独与对知识的追求。

收录诗词(1)

石光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浦夜泊

日落潮生浦,天空月上沙。

归舟与飞鸟,相趁入芦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春日杂兴二首(其一)

门对江村八九家,红尘昼静寂无哗。

凤巢遥傍新移竹,鱼浪轻吹细落花。

春剪未开深院响,野壶时过短墙赊。

少年几许须行乐,莫惜芳尊赏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日杂兴二首(其二)

一片残红落紫苔,笙歌无梦到楼台。

溪山昼锁石桥断,山雨夜添春水来。

江上客扶归马醉,柳阴人唤打鱼回。

不知上苑花开否,无路行看羯鼓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吊席心斋炼师和少师姚公韵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

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

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

徒遣友朋怀远致,驿亭惆怅立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