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郭春光欲暮时,綵绳争蹴夜忘归。
佳人不道罗纨重,拟共杨花苦斗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华灯下的景象,人们沉浸在欢乐中不愿归去。诗人通过“華郭春光欲暮時”设置了场景,接着“綵繳爭蹴夜忘歸”生动地展现了人们的狂欢状态。下一句“佳人不道羅縈重”则转向女性对罗网(一种装饰品)的喜爱,而“擬共楊花苦鬥飛”则表现出女性之间争相比试,仿佛杨花在空中飞舞一般。
整首诗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景,展现了宋代都市春夜的繁华与人们的生活情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描绘市井生活的小品。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风静高标埋暗雾,月明孤影落澄波。
狂心拟逐游童上,无奈春醪足困何。
有穷兵死为游畋,惆怅佳人独上仙。
试问单栖与同穴,可能云汉胜重泉。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
谷口生涯已是贫,素衣还拟冒京尘。
因风早寄登科信,装点江南几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