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穆陵路上遇见你,我独自骑马向着桑乾河进发。
楚国的青山依旧古老,幽州的白日却显得寒冷凄凉。
历经百战的城市,只剩下少数老人们苟延残喘。
荒草丛生的处处,归乡的人含泪看着这一切。

注释

逢:遇见。
君:您。
穆陵路: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一带。
匹马:单独一匹马。
桑乾:古代河流名,即今桑干河。
楚国:泛指古代南方地区,这里可能特指楚地。
苍山:青翠的山峰。
幽州:古代行政区划,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河北北部一带。
白日寒:形容天气寒冷或世事沧桑。
城池:城市。
百战后:经历过多次战争。
耆旧:年高德劭的老人。
残:残破,仅存。
蓬蒿:野草。
遍:到处都是。
归人:归乡的人。
掩泪:遮掩着眼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穆陵路上偶遇故人,共同向着桑乾方向而去的场景。开篇即以“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两句,设置了诗歌的情境和氛围,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二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与时光的冷酷。这里的“楚国苍山”可能指的是古代楚国的遗迹,而“幽州白日”则营造出一派荒凉的气息。

诗歌随后转向对战乱后城池废墟的描绘,“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两句,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哀伤。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民生困顿的深切感慨。

最后,“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二句,以蓬蒿满径象征着荒凉与凋敝,归人掩泪则是对曾经繁华如今沧桑变化的无奈和悲哀。这里诗人通过行者的眼泪,传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无法复返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苍凉,通过对自然景观与战后废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赠西邻卢少府

篱落能相近,渔樵偶复同。

苔封三径绝,溪向数家通。

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

时因杖藜次,相访竹林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赠别卢司直之闽中

尔来多不见,此去又何之。

华发同今日,流芳似旧时。

洲长春色遍,汉广夕阳迟。

岁岁王孙草,空怜无处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

主第人何在,重阳客暂寻。

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

暗牖藏昏晓,苍苔换古今。

晴山卷幔出,秋草闭门深。

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

年年画梁燕,来去岂无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