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时歌管萦云处,閒倚栏干水拍空。
万古胡床自明月,几行官柳又西风。
鬅鬙那复梳千下,磊磈聊须酒一中。
更忆翘材人独自,夜灯寒雁耳偏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登楼远眺的画面,充满了怀旧与感慨之情。首句“年时歌管萦云处”回忆往昔繁华热闹的时光,音乐悠扬,如云般缭绕。诗人倚着栏杆,眼前是水面空阔,波涛拍打着岸边,显得孤独而深远。
接下来,“万古胡床自明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胡床在月光下静默无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诗人感叹“几行官柳又西风”,官柳随风摇曳,象征着人事更迭,西风又带来了秋天的凉意。
“鬅鬙那复梳千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形容头发蓬乱,无法梳理,暗含了内心的纷扰和疲惫。然而,“磊磈聊须酒一中”则借酒浇愁,试图排解心中的块垒,显示出诗人的豪放与洒脱。
最后两句“更忆翘材人独自,夜灯寒雁耳偏聪”,诗人怀念起那些杰出的人才,他们在夜晚独坐,唯有孤灯相伴,耳朵却格外敏锐,似乎能听见远方的呼唤或内心的低语。这既是对友人的慰藉,也是对自己境遇的共鸣,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人才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
不详
农祥见正久当雨,元日至人还要晴。
长旦始和开岁事,一番既渥起春耕。
瓣香及物何神速,咫拜瞻天只血诚。
小待为霖三日足,灯宵又放十分明。
书生稽古力,词苑久虚名。
聊远三台逼,非贪一佛荣。
乃身自本末,岂果有亏成。
不尽明时报,归来颂太平。
地大中原接,天低七泽浮。
山川元用武,离乱一登楼。
平远难为画,高寒易得秋。
无言双野鹜,相对抱清愁。
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重上仲宣楼。
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
孙刘气力三分尽,蜀汉山川百战收。
可是登临无限意,閒看西日下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