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左司董郎中出知汾州三首(其三)

养狙有感谁非是,塞马无因自去来。

人见终军持汉节,世闻郭隗上燕台。

九门天上云泥隔,三径山阴梦想开。

青琐黄扉严密地,待看旌旆应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际遇与政治命运的深刻思考。首联“养狙有感谁非是,塞马无因自去来”以“养狙”(驯养猴子)和“塞马”(放逐战马)为喻,暗示了人在权力与命运面前的无奈与被动。猴子被驯养,却难以真正理解人的意图;战马被放逐,却无法自主归来,形象地描绘了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处境。

颔联“人见终军持汉节,世闻郭隗上燕台”引用历史典故,赞扬了终军和郭隗的忠诚与智慧。终军手持汉节出使,展现了不畏艰险的精神;郭隗上燕台,象征着贤才的引荐与重用。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人才使用与价值实现的反思。

颈联“九门天上云泥隔,三径山阴梦想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九门之上,云泥之别,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巨大差距,而三径山阴则代表了隐逸与自由的理想生活。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个人追求自由与理想生活的渴望。

尾联“青琐黄扉严密地,待看旌旆应时回”则以皇宫的门户(青琐黄扉)象征权力中心的封闭与严格,预示着虽然当前环境严苛,但总有时机到来,希望与转机终将显现。这一联既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深刻探讨了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处境、对忠诚与智慧的赞美、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收录诗词(382)

华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李判官

卫玉清标未及门,先知和气袭人温。

言高自有精醇味,手敏曾无洗削痕。

一捧丝纶来幕府,两迂舟楫过江村。

已惭无取叨交契,更辱新诗仔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杂咏三首(其一)

相逢邂逅典文场,人世机心一笑忘。

丽藻满籯堆锦绣,清谈终坐击琳琅。

衣裘不羡公西胜,才术当知贾傅长。

今日故园聊踯躅,他年要路看腾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杂咏三首(其二)

风过依稀听步虚,穿林度水得清都。

地灵自有烟霞胜,岁久何妨粉墨芜。

双鹤未归晴昼永,片山长在白云孤。

无端堑断灵源地,王气宁知属后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杂咏三首(其三)

日曝山头土欲焦,全家冒日走岧峣。

石泉绝涧阶千级,岭路穿云线一条。

借问裹粮朝历险,何如坦腹夜吹箫。

□□□□□□□,□□□□□□□。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