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

风雨夜寒新,空斋感慨频。

诗书穷不放,灯火静相亲。

眺听时怀土,低摧动畏人。

漫书成咄咄,远吠厌狺狺。

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

漂流数千里,会合十馀旬。

各闵伤弓翼,聊同煦沫鳞。

谁知公冶罪,众笑伯龙贫。

隔绝今一水,暌离将再春。

喜篇数为贶,尺牍亦相珍。

倚伏时难定,屯亨理亦循。

剑埋犹有气,蠖屈尚能伸。

邦国方登俊,江湖且放神。

不忧知在命,任重莫如身。

白首襟期远,青云志业均。

陶然任元化,慎勿损天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通过寒夜的景致和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命运、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风雨夜寒新”,描绘了寒夜中风雨交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空斋感慨频”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空荡的书房中,思绪万千,情感复杂。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书穷不放,灯火静相亲”,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坚持读书学习,与书籍相伴,寻求心灵的慰藉。

“眺听时怀土,低摧动畏人”则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社会中的不安感。接下来的“漫书成咄咄,远吠厌狺狺”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无奈与厌倦。

“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是对友人的深情回忆,强调了友情在困难时刻的宝贵。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回顾了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彼此给予支持与鼓励。

“谁知公冶罪,众笑伯龙贫”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接下来的“隔绝今一水,暌离将再春”则表达了对与友人分别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喜篇数为贶,尺牍亦相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信的珍惜与感激。通过“倚伏时难定,屯亨理亦循”这两句,诗人探讨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剑埋犹有气,蠖屈尚能伸”则以比喻手法,鼓励人们即使遭遇挫折,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邦国方登俊,江湖且放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人才辈出的欣慰,同时也希望在江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最后一句“不忧知在命,任重莫如身”强调了顺从命运,勇于承担人生责任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

去年把酒共徘徊,今日寻幽独此来。

竹密似嫌闲客入,梅含应待主人开。

赞谋盛府方投刃,捍患长堤正展才。

早晚得归如旧约,伴君池上倒尊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小酌

寒雀喧喧满竹枝,惊风淅沥玉花飞。

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人还吴江道中作

江云春重雨垂垂,索寞情怀送客归。

不愤东风促行棹,羡他双燕逆风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广喜法师堂

我为名驱苦俗尘,师知法喜自怡神。

未知欢戚两忘者,始是人间出世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