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行二首(其一)

蓬鬓荆钗黯自羞,嘉时曾以礼相求。

自缘薄命辞徵币,那敢逢人怨蹇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蓬乱的头发和荆条编的发钗,让我感到黯然神伤,
在美好的时光里,也曾有人以礼节向我求婚。

注释

蓬鬓:形容头发散乱,蓬松。
荆钗:用荆条编成的发钗,象征贫穷或朴素。
黯自羞:内心感到羞愧和沮丧。
嘉时:美好的时光,指适合结婚的好时节。
礼相求:以礼节求婚。
自缘:只因,由于。
薄命:命运不好,不幸。
辞徵币:拒绝了求婚,不接受聘礼。
那敢:怎么敢,哪里敢。
逢人:遇见他人。
怨蹇修:抱怨命运坎坷,蹇修指命运多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穷女子的自我感慨与生活境遇。她用“蓬鬓荆钗黯自羞”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贫穷和自卑,蓬鬓指的是草制的头饰,而荆钗则是用荆棘做成的简陋饰物,这些都是她无奈之下所使用的替代品。"嘉时曾以礼相求"显示了她在过去美好的时候曾经被人以礼貌的方式追求过,表明她曾有过不同于现在的生活状态。

接着两句“自缘薄命辞徵币,那敢逢人怨蹇修”则透露了她的现实困境和内心世界。"自缘薄命"说明了她认为自己的生命如同脆弱的藤蔓,容易断裂;"辞徵币"表明她宁愿放弃微薄的收入也不愿意去做一些可能会引起别人怨恨的事情。这反映出她的自尊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最后,“那敢逢人怨蹇修”则是说,她不敢贸然行事,以免招致他人的责难或怨恨,"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在行动上的小心翼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贫女的自述,展示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坚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苦难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同情弱者的情怀。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贫女行二首(其二)

阿姊居然贾佩兰,踏歌连臂曲初残。

归来细说深宫事,村女如何敢正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伤李秀才并序

扶病驱驰京辇游,依肰名未上瀛洲。

报罗不是人间使,天上应难赋玉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美女篇

夷光与修明,艳色天下殊。

一朝入吴宫,权与人主俱。

不妒比螽斯,妙选聘名姝。

红楼富家女,芳年春华敷。

头上何所有,木难间珊瑚。

身上何所有,金缕绣罗襦。

佩间何所有,环珥皆瑶瑜。

足下何所有,龙缟覆氍毹。

歌舞君不顾,低头独长吁。

遂疑入宫嫉,母乃此言诬。

何若汉皋女,丽服佩两珠。

独赠郑交甫,奇缘千载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

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隐玉峰。

双涧水边欹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

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

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