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冬交石阻风三日

阴崖老虎杀气骄,一噫三日搅泬漻。

日寒不焰云飞逃,乾坤蚁转东南高。

疾势已作奔天涛,馀威犹捲少陵茅。

鱼鳖怖死蛟龙号,舟中性命如鸿毛。

起来危立大江皋,白沙黄尘纷驿骚。

徐呼风伯入苹蒿,指撝八极建六鳌。

翕张橐籥吾谁曹,太平之风不鸣条。

形式: 古风

翻译

阴暗山崖上猛虎气势汹汹,一声怒吼三天震动山谷。
寒冷阳光下乌云飞散,天地间蚂蚁般的众生向东南迁移。
疾风如奔腾的海浪,余威仍席卷杜甫的草堂茅屋。
鱼鳖惊恐而亡,蛟龙哀号,船中人的生命轻如鸿毛。
他站起身来,在江边危峻站立,看着沙尘纷飞骚动。
他缓缓呼唤风神进入芦苇丛,手指指向天地四方,幻想建立六足巨鳌。
我等何人,能驾驭这风的力量?太平盛世,连微风吹过都没有声息。

注释

阴崖:阴暗的山崖。
老虎:比喻凶猛的气势。
噫:怒吼。
三日:三天。
乾坤:天地。
蚁转:比喻人群的迁移。
少陵:指杜甫,因其在长安少陵附近居住。
鱼鳖:水生动物。
鸿毛:比喻极轻。
危立:危险地站立。
白沙黄尘:形容环境纷乱。
风伯:风神。
八极:天地四方。
六鳌:神话中的大海龟,象征稳定力量。
橐籥:古代的鼓风器,比喻力量。
太平之风:太平盛世的宁静之风。
鸣条:形容风吹动树枝的声音,这里指风起。

鉴赏

这首宋诗《辛亥冬交石阻风三日》描绘了诗人遭遇风暴时的惊险情境和内心感受。首句“阴崖老虎杀气骄”,以老虎比喻狂风的猛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风力之大和气势之凶。接下来,“一噫三日搅泬漻”进一步强调风声之响,连三天都未能平息,波涛汹涌,天地动荡。

“日寒不焰云飞逃”写出了风带来的寒冷,云彩都无法抵挡,纷纷逃离。诗人用“乾坤蚁转东南高”形容风势如巨浪翻滚,天地似乎都在旋转。接着,“疾势已作奔天涛”描述风的速度和力量,仿佛要直冲云霄。

“馀威犹捲少陵茅”暗示风的威力不仅在于其本身,还触及到了杜甫的草堂,显示出对历史遗迹的破坏。诗人感慨“鱼鳖怖死蛟龙号,舟中性命如鸿毛”,风浪之大,连鱼鳖蛟龙都感到恐惧,人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

在风势最猛之时,诗人“起来危立大江皋”,站在江边,面对风暴,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精神。他呼唤风神,试图借助自然之力平息风浪,“徐呼风伯入苹蒿,指撝八极建六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想象和对自然的掌控欲。

最后两句“翕张橐籥吾谁曹,太平之风不鸣条”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希望风能回归常态,不再带来灾难。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抗争的勇气和对安宁的渴望。

收录诗词(170)

程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闰九十四

午夜青衣海上还,八年两度雪封山。

如今一水平如镜,好钓桐江五百滩。

形式: 七言绝句

奉送季清赴山东幕府

黄云衔雪天模糊,有客飘然出上都。

青丝络马银兜鍪,红锦䩨弓金仆姑。

剑光压匝照路隅,帕首百骑前诃呼。

不知客本山泽臞,今胡为者意气粗。

自言有将新孙吴,我欲与之同灭胡。

呜呼亡胡岂难且,病兵怯将自逃逋。

胡不观昔我艺祖造中区,以兵为国垂洪模。

河北河东义勇徒,二十四万鼓应枹。

中兴益振尺五符,世忠淮左聚熊貙,刘锜淮西貔虎俱。

上流岳飞弯天弧,金陵张浚罴搏狐。

单于台下虽宽诛,采石山前已断颅。

迩来残虏尚窥窬,门内群寇更睢盱。

胡乃朘剥及其肤,岂止牛羊不求刍。

我欲别幕飞于菟,十万一屯淮之区。

技闲器利整平居,帜明鼓震蒐彼庐。

精神所折虏如无,而况山东群盗乎。

五符傥缺听其虚,十年且尽一赋租。

斩然圻画勿牵渠,他时混一更新图。

伟哉玉帐得通儒,君复碧油吐良谟,凌烟岂一貂蝉与。

形式: 古风

郊台信笔

江天欲雪未成雪,推出云头照霜月。

此夕更长不可辜,何时百万入彩卢。

几年长涎一车曲,输他猎奴饫生肉。

也须龙伯坐鳌头,却看沙碛卧虾鳅。

形式: 古风

金陵驿

铁瓮高资只半程,柴沟晓发暮金陵。

莫言三宿何濡滞,已觉匆匆役此生。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