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徉狂全性命,守死混樵渔。
道否怀才老,心高涉世疏。
掌中筹地理,灯下论兵书。
愧我非诸葛,何人顾草庐。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即事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主人公郑思肖的自我放逐与坚守本性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才华与世事的深刻反思。
首句“徉狂全性命”,以“佯狂”形容自己表面上的疯狂行为,实则是为了保全生命和自由,暗含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逃避。接着“守死混樵渔”,表明他选择隐居山林,与渔樵为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以此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道否怀才老,心高涉世疏。”这两句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对世事复杂难以融入的感慨。他担心自己的才华在世道不公中逐渐消逝,同时又因心性高洁而与世俗格格不入,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掌中筹地理,灯下论兵书。”这两句描绘了他在隐居生活中,仍然不忘研究地理与军事知识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未曾放弃对学问的探索。
最后,“愧我非诸葛,何人顾草庐。”以三国时期的名将诸葛亮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评价,同时也流露出渴望有人能识得其才,给予帮助和机会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郑思肖独特的人生哲学和精神世界。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山川不可望,荒草苦何深。
故国英雄泪,终身父母心。
清池函莹玉,落日堕圆金。
休问愁多少,芳年雪上簪。
薰风吹不透,热恼苦无涯。
时异生深恨,云飞动壮怀。
醉谈天下事,清坐月中阶。
此意有谁解,儿童自听蛙。
大地尽戎马,皇皇奚所之。
此身犹梦里,无处问天涯。
鸟影惊飞弹,蝉声避过旗。
愿言仍旧贯,生死太平时。
独闭衡门坐,无言意极长。
赤心怀赵日,绿鬓染吴霜。
火正当阳地,风来自午方。
连宵验天象,心宿炳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