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地尽戎马,皇皇奚所之。
此身犹梦里,无处问天涯。
鸟影惊飞弹,蝉声避过旗。
愿言仍旧贯,生死太平时。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的《即事八首》中的第七首,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年代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以及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大地尽戎马,皇皇奚所之”描绘了战乱时期,整个大地都被战争的烽火所笼罩,人们四处逃亡,不知何去何从的景象。接下来,“此身犹梦里,无处问天涯”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在梦中漂泊的人,表达了身处乱世中,连远方都难以寻觅的真实感受。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迷茫与无助。
“鸟影惊飞弹,蝉声避过旗”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反映战乱的残酷。鸟儿因受到子弹的惊吓而仓皇飞散,蝉鸣因躲避旗帜(可能象征着军队)而改变,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环境下的恐怖与混乱。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对自然界生态的破坏。
最后,“愿言仍旧贯,生死太平时”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他希望人们的生活能够回归常态,无论生死都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度过,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厌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场景的描绘,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强烈呼唤和美好愿景。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独闭衡门坐,无言意极长。
赤心怀赵日,绿鬓染吴霜。
火正当阳地,风来自午方。
连宵验天象,心宿炳明堂。
一襟清气足,此夜岂人寰。
醉影松杉下,吟身风露间。
秋悬当殿月,云宿近城山。
明发骑鲸去,飘然不可攀。
世道忽翻覆,愁来痛彻心。
腥风行杀气,淫雨哭秋阴。
虏睨朝廷玺,官空帑藏金。
妃嫔今草地,宫髻泪中簪。
冥迷江树外,一鸟破云还。
雨雪乾坤变,干戈笔砚闲。
命于时不偶,心与道相关。
终见二三月,花边展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