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一)

诗眼曾逢花面,画图还识春娇。当年风格太妖饶。

粉腻酥柔更好。酒晕不温香脸,玉慵犹怯轻绡。

春风别后又秋高。再见只应人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西江月·其一》是宋代词人陈三聘的作品。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的美丽形象和时光流转的情感变迁。

"诗眼曾逢花面",诗人以"诗眼"比喻自己的眼光,表达初次见到女子时如赏花般惊艳的感受,"花面"则形容女子的容貌之美。"画图还识春娇"进一步强调女子的青春活力如同春天般娇艳动人。

"当年风格太妖饶",描述了女子当年的风采异常迷人,"妖饶"二字传达出一种妩媚而引人注目的韵味。接下来的"粉腻酥柔更好",通过描绘女子肌肤的细腻和柔滑,赞美她的内在美。

"酒晕不温香脸",运用酒晕比喻女子微醺时的红晕,增添了她的娇羞和醉人气质。"玉慵犹怯轻绡"则写出女子慵懒的姿态,仿佛连轻薄的纱衣都难以承受,更显其娇弱。

"春风别后又秋高",暗示时间流逝,春风已过,秋天来临,暗指与女子的分别已经很久,季节的变换也象征着人事的变迁。

最后的"再见只应人老",表达了词人对再次相见时可能面对的物是人非的感慨,流露出岁月无情、人事沧桑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致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70)

陈三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二)

春事已浓多日,游人偏盛今年。梨花寒食雨馀天。

鸭绿含风浪浅。翠袖半黏飞粉,罗衣尚怯轻寒。

不辞归路委香钿。门外东风如箭。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宜男草(其一)

摇落丹枫素秋后。舞长亭、尚馀衰柳。

别梦回、忆得霜柑分我,应自有、浓香噀手。

宿酲谁解三杯酒。晓山横、望中衔斗。

人去也、纵得相逢似旧,问当日、红颜在否。

形式: 词牌: 宜男草

宜男草(其二)

绿水黏天净无浪。转东风、縠纹微涨。

个中趣、莫遣人知,容我日日、扁舟独往。

平生书癖已无恙。解名缰、更逃羁网。

春近也、梅柳频看,枝上玉蕊、金丝暗长。

形式: 词牌: 宜男草

念奴娇

浮云吹尽,卷长空、千顷都凝寒碧。

兔杵无声风露冷,天也应怜人寂。

故遣姮娥,驾蟾飞上,玉宇元同色。

天津何事,此时偏界南北。

不但对影三人,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

涤洗胸中愁万斛,莫问今宵何夕。

老矣休论,著鞭安用,一笑真狂客。

夜深归去,烂然溪上阡陌。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