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州新驿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搆兵。

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

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

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

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

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

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

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美德已经显现,为何突然发动战争。
虽然战火蔓延,讨伐叛乱并非没有理由。
投鼠需防误伤,即使是鸡群也不要轻易惊扰。
最初的目标是俘虏敌人,最后的策略是坚守城池。
关键时刻人心难测,朝廷舆论也随之产生。
果然听说有人在荒谷自尽,接着又看到有人在藁街被烹杀。
皇帝的愤怒如今暂且平息,时局危急但有一时安宁。
从头到尾都是这样,天意非常清晰。

注释

图形:显现、彰显。
搆兵:发动战争。
燎原:形容火势蔓延。
诛乱:讨伐叛乱。
掷鼠:投掷以驱赶老鼠。
连鸡: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
本期:最初的计划。
婴城:固守城池。
肘腋:比喻关键或要害之处。
物论:公众舆论。
藁街烹:古代对敌人的残酷惩罚。
帝怒:皇帝的愤怒。
时危:时局危急。
天意:上天的旨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政治动乱后的平定场景,通过对比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波动。首句“盛德已图形”表明功德已经彰显于世,而“胡为忽搆兵”则质疑为什么还要仓促地调动军队。这两句交织出一种对当前局势的困惑与不解。

接着,“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指出了即使是大规模的火灾也需要有其正义之名,而“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则通过比喻告诫人们在行动时要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这些句子传达了诗人对于动乱后重建秩序的关切。

中间部分,“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表明当前的目标是捆绑敌人,而最后的手段则仅限于保卫城市。这两句反映出战事紧迫和防御的艰难。随后“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描写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变化以及朝廷中是非恩怨的复杂性。

尾部,“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可能是在描述战后的废墟,而“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则表达了皇帝的愤怒已经平息,危机之中终于有了一丝欢乐。最后,“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似乎在暗示一切都由天意所定,而且天意是非常明确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乱与和平交替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动荡时期的人们对于秩序与正义的渴望,以及面对变幻莫测的历史潮流时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三忆(其一)

忆眠时,春梦困腾腾。展转不能起,玉钗垂枕棱。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三忆(其二)

忆行时,背手挼金雀。敛笑慢回头,步转阑干角。

形式: 古风

三忆(其三)

忆去时,向月迟迟行。强语戏同伴,图郎闻笑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三月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