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斜阳照乱石,颠崖下双筇。
试从绝壑底,仰视最奇峰。
回埼发涧怒,高霭生树容。
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
岂无避世士,于此傥相逢。
客心忽悄怆,归路迷行踪。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映照在乱石间的山涧景色,诗人与信道一同游历,他们来到深谷底部,抬头仰望那奇特的高峰。山势回转,涧水汹涌,雾气缭绕在树木之间,显得生机勃勃。半山腰上,菖蒲茂盛如龙藏于翠绿的叶丛中。诗人想象着或许能在此遇见隐居的高人。然而,此情此景让诗人内心突然感到凄凉,迷失了回家的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未知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乱石披浅流,水纹如绀发。
驰晖忽西没,林光相映发。
张子卧石榻,夏子理泉窦。
孙子独不言,支颐数烟岫。
举头山围天,濯足树映潭。
山中记今日,四士集空岩。
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缸。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