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身谋。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持身第一流。
桑梓静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
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题目为《送刘从周教授》。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朋友学识和品德的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和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身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受赠者的高雅居所和安逸生活的羡慕,但同时也表示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个人利益所累的心态。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持身第一流。" 这两句则是对刘从周学问渊博和品行高尚的赞美。"工夫" 指的是深入的修养和努力,而"三圣" 可能指的是儒家文化中的三位伟大圣贤,即孔子、曾子、孟子,意谓刘从周的学问能够通晓这些圣贤之道;"洁白持身" 则强调了他的清廉和高洁。
接着的两句 "桑梓静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 表现出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的感慨。"桑梓" 是古代指称家乡的地方名词,而"萍蓬" 则常用来比喻游子或流离失所的人,诗人自叹此生浮沉,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和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 "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表示了一种超脱红尘、豁然开朗的心态。诗人说,如果有机会回到家乡,就算是走遍了人间,也只有点头称赞的份儿。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的情谊,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境界。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树倒群公尚不飞,先生于此独知几。
杀身无益事成败,闭口不言心是非。
吴渚莼鲈张翰去,鉴湖风月贺章归。
从教血染长安市,一舸清风眠钓矶。
岳鄂旧游处,重来岁月更。
联翩识吾友,邂逅慰平生。
风送故人远,槐催举子惊。
扁舟更珍重,万里莫留行。
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
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
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
共醉百斛酒,千金一笑倾。
寄情桃叶渡,吊古石头城。
战守筹雄地,更番出戍兵。
瓮天留不住,图略遂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