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曲(其二)

七十二溪流水香,香随流水出罗阳。

山中水碓家家有,香末舂成即稻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香溪的美丽景色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七十二溪流水香”,以数字“七十二”强调溪流之多,同时“流水香”三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香气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香”不仅指溪水本身的清甜之气,更可能暗喻着生活的甜美与心灵的纯净。

次句“香随流水出罗阳”,进一步展开画面,流水携带着香气,仿佛一条流动的香氛之路,从罗阳这个地方蜿蜒而出,暗示着香气的源头与扩散过程,也让人联想到罗阳这个地方的特殊魅力。

第三句“山中水碓家家有”,点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水碓是一种利用水流进行舂米的工具,意味着这里的人们依靠自然的力量,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最后一句“香末舂成即稻粱”,将香气与生活必需品——稻米和粮食联系起来,既是对前文“香”的呼应,也是对当地人民生活富足、幸福的赞颂。这句话简洁而有力,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充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香溪曲(其三)

罗浮自是一香山,香使山人不得閒。

一棹香溪贩香去,香如尘土满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马留辞(其一)

山留铜柱水铜船,新息威灵在瘴天。

终古马留称汉裔,衣冠长守象林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马留辞(其二)

朝鸣铜鼓伏波祠,大汉儿孙实在兹。

一任金标埋没尽,马人终古识华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无可禅师

罗浮采药失佳期,闻道嵩阳锡杖移。

珠海含君千里月,秋光长得慰相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