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尘劳汩没老尤顽,遍走岷峨杳霭间。
筋力已疲难报国,田园有计即归山。
何期俗驾经时出,却得浮生数日閒。
已请一麾江海去,故应生入玉门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年官吏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决心。开篇"尘劳汩没老尤顽,遍走岷峨杳霭间"两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世俗纷争中奔波多年的疲惫之情,以及他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感情。"筋力已疲难报国"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因年老体弱,无力再为国家效劳的无奈与感慨。
接着,"田园有计即归山"明确了诗人的归隐决心,他渴望摆脱世俗的羁绊,回到自然中去。"何期俗驾经时出,却得浮生数日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抽身于繁忙公务、偶尔享受几日清闲生活的喜悦与珍惜。
最后,"已请一麾江海去,故应生入玉门关"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大气胸襟,还预示着他即将踏上归隐之路,将要离开尘世的喧嚣,进入宁静的山林生活中去。玉门关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边塞或远离尘世的地方,这里象征着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不详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翠麓丹崖敞洞天,琼宫珠殿照云烟。
森罗壁绘推前辈,缥缈楼居见列仙。
朝斗坛边星象冷,步虚声内月华圆。
尘埃迥隔人间世,骨悚魂清夜不眠。
忆拜冰壶日下时,先君未老我方儿。
庭闱一閟成今昔,世路重来太险巇。
风义肯忘三益友,姓名愿入八哀诗。
遗孤么么何能报,泉下幽魂傥有知。
患难馀生二十年,一身孤苦百忧缠。
文章昔谓古可到,踪迹今为人所怜。
憔悴形容勋业镜,归依空寂祖师禅。
不孤虽有山公在,恐逐龙舒下九泉。
湖海元龙气尚豪,笑谈谁料已霜毛。
文章家法西京在,兄弟才名北斗高。
欲取功名酬老大,岂将州县叹徒劳。
登坛不独风骚将,出幕他年看节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