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图

乱峰叠嶂高接天,苍树白云断复连。

岩磴盘回到深谷,茂林喷沫飞寒泉。

泉甘土肥乃佳处,自昔何人此中住。

愿也独忘名利情,巾车裋褐随烟雾。

列壑可樵溪可渔,石田种树兼著书。

陆海风波险不及,夜窗梦与巢由居。

鸿飞冥冥弋何慕,世人少有知其故。

桃源遐躅岂为仙,盘谷只今谁问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林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峰叠嶂、苍树白云、深谷寒泉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乱峰叠嶂高接天,苍树白云断复连”两句,通过对比和连续的动作描绘,展现了山峦的壮丽与云雾的飘渺,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触动。

接着,“岩磴盘回到深谷,茂林喷沫飞寒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岩磴蜿蜒曲折,引向深谷,茂密的树林中泉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和谐而悠扬。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泉甘土肥乃佳处,自昔何人此中住”两句,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环境,提出一个问题:在这样美好的地方,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能够在此安居乐业?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愿也独忘名利情,巾车裋褐随烟雾”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他希望像那些隐士一样,远离名利的纷扰,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列壑可樵溪可渔,石田种树兼著书”几句,描绘了理想生活中的日常活动——砍柴、捕鱼、耕作、读书,这些看似平凡的活动,在这里却充满了诗意和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陆海风波险不及,夜窗梦与巢由居”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即使面对外界的风浪,内心也能保持平静,如同古代隐士巢父、许由一般,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幸福。

最后,“鸿飞冥冥弋何慕,世人少有知其故”两句,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指出大多数人追逐功名利禄,却很少有人能理解隐逸生活的真正意义。而“桃源遐躅岂为仙,盘谷只今谁问路”则以桃花源和盘谷为例,暗示了理想的避世之地虽好,但是否真的存在,是否还有人能找到,都成了疑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1)

魏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董孝子墓古柏为暴风雨尽坏枝柯叹

孝子祠傍老松树,苍然独守汉时墓。

连蜷势作蛟龙腾,蓊郁阴蒙鬼神护。

胜日每出城南游,爱看故物偏迟留。

半天凉意散原野,五月六月疑深秋。

岁时世道几回改,拔地摩空镇常在。

能敌连年风雨狂,可堪昨夜枝柯毁。

夜来飓恶山为倾,蔽牛怪木皆纵横。

望中巨干直不仆,太息乾坤无尽情。

形式: 古风

题云山晚景图

南山夜雨芙蓉碧,半壑浮云弄晴色。

宛在匡庐欲曙时,溪流漠漠无行客。

小村社树八九家,荜门静掩山月斜。

远寺僧钟响初歇,烟消丛薄啼春雅。

形式: 古风

石城寄故乡亲友黄贰宪诸公

豫章一水到赣州,正在十八滩尽头。

溪回逆溯石城去,激滩险泷百馀处。

乱山起伏千万层,石城天上攒云树。

翠峭丹峦四面围,野花递发山鸟飞。

县道荒荒土城小,人家落落晨星稀。

素王宫殿城北山,讲堂门径榛莽间。

恭视仆夫效芟埽,谈经不许诸生閒。

少师杨公此发迹,文皇召相姚宋匹。

风云变化良有时,一曲长歌楚天碧。

得兴聊为山水游,瘴岚灭尽嘉云幽。

天马岩南石笋拔,仙姑岭背温泉流。

骋望直凌乌石嶂,陆海接天山叠浪。

四明咫尺欲奋飞,故人不见空惆怅。

即将裂素传信音,劲风吹落鄞江浔。

也知官冷著书暇,无奈怀乡千里心。

形式: 古风

百舌吟

晨星睒睒残月低,众禽尚睡雅未啼。

树头春鸟复何事,多舌能令闻者迷。

间关反覆来相嬲,学尽诸音犹弄巧。

不须断舌胜寒皋,任尔能言异吉了。

飞来庭角向人鸣,我厌如簧不忍听。

由来佞舌易入耳,谗人在侧家国倾。

我欲诉天除此禽,此禽有时终革音。

夜闻善哉晨贺世,尧庭舜陛鸾凤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