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来谢太傅;只似鲁诸生。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谢太傅”与“鲁诸生”进行类比,表达了对阮元的赞誉之情。
“从来谢太傅;只似鲁诸生。”这句话首先提到的是东晋时期的名士谢安,他以才学和政治智慧著称,后世常以“谢太傅”作为文人雅士的象征。接着,“只似鲁诸生”则将阮元与古代的学者鲁诸生相提并论。鲁诸生是孔子门下的一位学生,以其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而闻名。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意在强调阮元不仅拥有深厚的学问,还具备谦逊的品质,如同古代学者一般。
整句诗通过“从来”与“只似”的转折,既肯定了阮元在学术上的成就,又赞扬了他的人格魅力,使得赞誉之情更加饱满且富有层次感。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对阮元个人才能的高度评价,也暗含了对其品德修养的赞赏,是一首既典雅又蕴含深意的赞诗。
不详
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座有春风官不冷;门多寒士道弥尊。
文襄得十五名臣,皆属圣清元老,试问金瓯地缺、玉几帝凭,谁作天家一柱;
武侯有千秋遗爱,长使泪落英雄,况经鄂渚皋比、秦淮龙节,亲承风旨三年。
待其送夕阳,延素月;若已窥烟液,临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