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怀哉千古事,百炼不为柔。
汉祖尤封齿,殷臣不事周。
宁随文相国,真匹李潭州。
浩荡江相接,东西万古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汤雷奋的《挽谢叠山(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索和情感的复杂流转。
“怀哉千古事,百炼不为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持久而坚定的记忆和敬意。"百炼不为柔"强调的是即使历经无数次的考验和磨难,这些历史的事物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品质,没有被改变。
“汉祖尤封齿,殷臣不事周。”诗人通过这两句提及了古代的政治变迁,"汉祖"指的是汉朝的始祖刘邦,而"殷臣"则是商朝的臣子。这里所讲述的是历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即汉高祖刘邦对功臣的封赏,以及商朝臣子的忠诚不渝。
“宁随文相国,真匹李潭州。”这两句中,“宁随”可能是指宁愿去跟随某位历史人物,而"文相国"和"李潭州"则分别指的是唐代的宰相李泌,他曾被贬官至潭州(今湖南长沙)。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
“浩荡江相接,东西万古愁。”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浩荡江"可能是指长江或黄河,这些江河如同历史的见证,将东西两岸连接起来,而这“万古愁”则是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世事无常所产生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中国悠久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事件的提及,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怀。
不详
芒鞋初就道,慷慨不辞难。
滚滚长江尽,萧萧易水寒。
风霜欺汉节,尘土上南冠。
无复加餐饭,旁人掬泪看。
极目湖光里,招提万顷田。
庭荒无马迹,木落见炊烟。
今日山林畔,他年香火缘。
烦师瀹春茗,为说小乘禅。
何日脊令还并影,旧时豚犬已成空。
大宋忠臣牟大昌,义兵今起应天祥。
赤城虽已降为虏,黄山不愿为之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