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庭东一树桃,庭西数竿竹。

桃花春既秾,篱笋夏初绿。

爰有幽隐人,对之作迈轴。

桃竹向时荣,斯人甘淡薄。

饮露餍晨蔬,采摘不盈掬。

可当黄绮芝,霞炊石火熟。

可当夷齐薇,云煨青山斸。

鸿飞远冥冥,寥廓无曲局。

莫食田间粱,谁能任拘束。

所以君子修,清操常不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生活场景,通过桃与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首先,诗中以“庭东一树桃,庭西数竿竹”开篇,桃树与竹林并置,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两种不同面向:桃树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生机,竹林则代表了四季常青的坚韧与静谧。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既要享受生命的热烈与美好,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接着,“桃花春既秾,篱笋夏初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与夏天的景象,桃花的浓艳与篱笆边初生竹笋的嫩绿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

“爰有幽隐人,对之作迈轴”,诗人在此处引入了一个“幽隐人”的形象,这位隐士面对桃竹,内心充满了超脱与自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

随后,“桃竹向时荣,斯人甘淡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桃竹虽美,但诗人更欣赏“幽隐人”甘于淡泊、不为物欲所累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物质的淡然,是对心灵纯净的追求,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高度肯定。

“饮露餍晨蔬,采摘不盈掬”描绘了“幽隐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自足。他以自然之物为食,不求奢华,只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这种生活状态,正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对高尚情操的实践。

最后,“可当黄绮芝,霞炊石火熟;可当夷齐薇,云煨青山斵”两句,通过类比,进一步强调了“幽隐人”生活的质朴与高洁。黄绮芝、夷齐薇分别象征着古代隐士的美食,通过“霞炊石火熟”、“云煨青山斵”的描述,展现了这些食物的自然与纯粹,与“幽隐人”的生活状态相呼应,突出了其生活品质的高雅。

“鸿飞远冥冥,寥廓无曲局”以鸿雁翱翔天际的形象,象征着“幽隐人”追求的精神自由与广阔天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不受世俗束缚。

“莫食田间粱,谁能任拘束”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能够保持自我,不受外界约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所以君子修,清操常不辱”作为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君子风范的崇尚。君子不仅在物质上追求简朴,在精神上更应保持高洁,不受世俗污浊所玷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桃竹、隐士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歌,更是一首对高尚人格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7)

陈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帘

水晶风动挂高天,石洞玲珑俯百川。

神女香奁临镜罢,山僧锡杖倚云悬。

双飞乳燕迷芳草,独耀银蟾隔紫烟。

便觉林栖无俗韵,好教户牖发清姘。

形式: 七言律诗

松关

连天叠翠护名山,谁辟松阴数亩间。

隐映危楼残戍险,参差鸟道暮樵还。

昂藏不逐星霜老,倔强潜消岁月间。

待看龙蟠风雨夜,依稀百二古秦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蕉屏

烟绡雾縠软屏横,好句留题藉管城。

画雪司空真可圣,衔杯学士欲逃名。

斜分竹色侵庭翠,远拨梅香入梦清。

忆我山窗风雨夜,不堪滴沥到天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斐亭听涛

疏影萧萧万籁平,江亭忽听怒涛鸣。

乍疑檐角风敲玉,顿觉丛中浪拍城。

岛屿波洄凭竹报,筼筜声寂待潮生。

远臣仰沐澄清久,跨海鲸鲵静不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