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里书怀,答赖二、悔之、绍尧,即次原韵

避地四五年,转徙江湖间。

落拓愧书剑,风尘凋玉颜。

游子念旧国,高堂念家山。

进退羝触藩,去留两为难。

飞蓬寻本根,目前虽苟安。

伤哉鱼跃渊,将为鸟入樊。

神州又破碎,瓜剖议早传。

既无中流柱,何以回狂澜!

峨冠食肉人,大抵袖手看。

徒令草茅士,痛哭天步艰。

沈吟复沈吟,五噫归故关。

直将蓬莱岛,视作武陵源。

轩冕非吾愿,世事誓不言。

夸叔久绝踪,黄绮犹可攀。

已矣趹踶马,从此解征鞍。

愿言采紫芝,分与同心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名为《归里书怀,答赖二、悔之、绍尧,即次原韵》。诗中表达了诗人长期避乱江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对自己才华未展、生活困顿的感慨。他怀念故乡和亲人,同时对国家的动荡局势深感忧虑,自比为鱼鸟被困,感叹国家破碎,自己无力扭转乾坤。

诗人批评了那些身居高位却袖手旁观的人,表达了对草莽之士的同情,以及自己不愿追求权位的决心。他引用历史典故,如夸父逐日和黄绮之志,表明自己决定放弃仕途,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安宁。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志同道合者共享清静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无奈与挣扎,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到家

昔从海上去,今从海上还。

海上何所见,万仞留青山。

山中有芳树,树下即归路。

落帆鳌西港,驱车乌日渡。

启途未亭午,到家已曛暮。

黯黯水生烟,冥冥山吐雾。

入门灯烛光,奉母上高堂。

兄弟两三人,彩服来迎将。

婢仆解装囊,子侄罗酒浆。

王家钟会郝,宋家郊会庠。

相看疑梦幻,相将诉离肠。

形式: 古风

闻警

喧喧笳鼓震皇畿,扰扰搀枪犯紫微。

舜陛昔闻群兽舞,尧天今有九乌飞。

东迁难奉乘舆出,南下惊看牧马肥。

安得鲁连三寸舌,为君谈笑解重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同兄子幼春家园秋日(其一)

一声络纬鸣秋馆,叶落空庭人迹罕。

瓜蔓缠棚绿意浓,豆花压架清阴满。

翛翛窗竹舞风枝,飒飒池荷倾雨伞。

同社宗雷久索居,入林咸籍相为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旱]韵

同兄子幼春家园秋日(其二)

墙东灶北甘隐沦,拉许排巢俱放诞。

道德遥师苦县聃,呻吟时学郑人缓。

尘鞿已脱幸身閒,年矢每催悲日短。

烧炼倘无鸿宝术,服食愿求麋角散。

形式: 古风 押[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