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其一)

功名果何为,轻重天下士。

得之入云霄,不得堕泥滓。

朝列三公行,莫与匹夫比。

荣辱既由人,富贵非在己。

胡为竟迷途,白首忧不止。

纵有盖世勋,仅遗一纸史。

往者尚如斯,后来亦徒尔。

乃知巢许流,高蹈良有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古意二首(其一)》是元代诗人贡师泰的作品,通过对比功名与士人的价值,探讨了人生的荣辱与富贵。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得之”与“不得”的命运差异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功名虚幻的深刻思考。

首句“功名果何为,轻重天下士”,提出疑问,功名对于士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衡量价值的标准还是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评价?接着,“得之入云霄,不得堕泥滓”形象地描绘了功名得失带来的巨大反差,得之则可飞黄腾达,不得则可能沉沦低谷。

“朝列三公行,莫与匹夫比”进一步强调了功名对于社会地位的影响,一旦获得高位,便与普通人相去甚远。然而,“荣辱既由人,富贵非在己”揭示了人生的荣辱与富贵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或命运,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诗人随后反思,即便拥有盖世功勋,最终也只能留下一纸史书的记载,这反映了对历史记忆短暂性的感慨。最后,“往者尚如斯,后来亦徒尔”指出过去与未来都难以避免这样的命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功名虚幻的深刻洞察。

“乃知巢许流,高蹈良有以”以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为例,说明真正的高人逸士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整首诗通过对功名与士人关系的探讨,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81)

贡师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 字:泰甫
  • 号:玩斋
  • 籍贯:元宁国府宣城
  • 生卒年:1298—1362

相关古诗词

古意二首(其二)

黄金本何物,举世相纷争。

贱者可以贵,死者可以生。

既解平城围,亦散六国衡。

神用信莫测,万宝孰敢婴。

亦有高世士,唾视瓦砾轻。

宁为冻饿殍,不受污辱名。

斯人傥可见,吾将与同盟。

嗟哉首阳薇,千载有馀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古二首(其一)

东南有佳人,远在水一方。

绮疏粲飞楼,曲阑围洞房。

意态间且靓,气若兰蕙芳。

纤阿扬姣服,杂佩悬明珰。

流风回皓雪,明月舒其光。

白面谁家子,锦鞍青丝缰。

翩然一见之,下马立中堂。

可望不可即,五采盛文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拟古二首(其二)

嶰溪有美竹,挺挺霜雪中。

何人断两节,制为十二筒。

宫商自相应,凤鸟鸣雌雄。

一鸣垂衣裳,再鸣致时雍。

从此去不返,治道竟少隆。

鄙哉叔孙氏,绵蕝变王风。

寥寥数千载,伊谁启冥矇。

后皇如有作,声教垂无穷。

形式: 古风

感兴三首(其一)

芙蓉生绿水,水绿花更好。

采花当及时,莫待颜色老。

美人久不见,华发忽已皓。

因之遗芳馨,聊以慰怀抱。

失意且勿嗟,令名当共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