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门外东风把春雪吹洒在先生您的前襟,当您登上太行山头时一定会回过头来眺望三吴故乡。既然做了学官,就不应计较被派到了那艰苦的地方。
上党地势险要,历来被人称作天下之脊,先生您志向远大,如古之大儒,以天下为己任。只是时代承平,即使有鲁连那样的奇妙计策,也没有用的地方。

注释

裾:衣的前襟。
三吴:古地区名,说法不一,大致指今江苏、浙江的苏州、吴兴、绍兴一带。
弹铗为无鱼:战国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嫌生活清苦,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铗,指剑把或剑。
上党:一作“潞州”,位于现在的山西长治,北宋时与辽国接近,地属偏远。
脊:脊梁。
上党其地甚高,古有与天为党之说,故云“天下脊”。
先生:指梅庭老。
鲁连书:《史记·鲁仲连列传》:齐军攻打聊城一年多不能下,鲁仲连写书信给守城燕将,燕将见书哭泣三日,犹豫不决而自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梅庭老前往上党任职的情景。首句“门外东风雪洒裾”以雪景渲染离别的氛围,东风带着雪花轻轻拂过友人的衣襟,显得清新而凄凉。次句“山头回首望三吴”,通过友人站在山头回望故乡三吴之地,表达了他对故土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不应弹铗为无鱼”引用战国时冯谖的故事,暗示友人不必因暂时的困境而忧虑,暗示他此去上党定能有所作为。“上党从来天下脊”,进一步赞美上党地理位置的重要,犹如脊梁般支撑着天下,预示友人在那里将有广阔的舞台。最后,“先生元是古之儒”肯定友人的儒者身份,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能秉持儒家精神,发挥教化作用。

“时平不用鲁连书”暗指在太平盛世,友人无需效仿鲁仲连那样的隐士行为,而是应积极投身于仕途,为国家效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浣溪沙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剪綵发春荣。

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

有人归去欲卿卿。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

水晶盘莹玉鳞赪。

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

翰林子墨主人卿。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送叶淳老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