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遇东征兵船(其二)

雨雪霏霏柳叶残,兵戈东下拥吴关。

玉山影黯旌旗冷,银汉光摇草木寒。

李愬此宵曾入蔡,范雎昔日正攻韩。

主恩深重何时报,空请长缨倚剑看。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遇兵船的场景,充满了战争与历史的厚重感。首句“雨雪霏霏柳叶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冬日雪景,雪花纷飞,柳叶凋零,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肃杀的氛围。接着,“兵戈东下拥吴关”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的主题,暗示着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正在展开,士兵们在东进的过程中,保卫着吴地的边关。

“玉山影黯旌旗冷,银汉光摇草木寒”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玉山,旗帜比作山影,银河的光芒映照在草木之上,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里不仅描绘了战场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寒冷,无论是自然界的寒冷还是人心中的寒冷。

接下来,“李愬此宵曾入蔡,范雎昔日正攻韩”引用了历史典故,李愬夜袭蔡州的故事和范雎在韩国的谋略,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最后,“主恩深重何时报,空请长缨倚剑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报效国家的渴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在期待着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使是在旁观之中,也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报答君主的深厚恩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战争的宏大场面和诗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国家和历史的敬畏,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贺王明府政莅新安(其一)

墨绶遥承汉诏新,分符初向粤江滨。

单车暂尔驰青海,三异应知动紫宸。

一路福星花满县,万家生佛泽如春。

吾侪共有弹冠庆,北斗旗挥靖不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贺王明府政莅新安(其二)

百里初逢上大夫,清标雅望挺三吴。

化行江汉风同美,政暇壶觞兴不孤。

此日阶前鸣独鹤,有时云表下双凫。

遥知淡海干戈辑,处处弦歌教泽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喜向鸣弟黉报

泮水涵光亦有年,喜看华馆笔生烟。

昔时灯火催黄卷,此日衣冠映白莲。

幸有诗书能世业,敢称门户出豪贤。

功名本是男儿事,乐听埙篪奏几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六十年来鬓已斑,是非名利总无关。

兴来吟首诗随意,乐处衔杯酒壮颜。

境僻莫嫌茅屋小,心宽何论布衣单。

世间多少英雄者,要买偷閒两字难。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