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诗(其五)

秋风入我室,百虫自相喧。

中夜卧不周,起视河汉偏。

念我平生友,托体归青山。

游魂往何方,千载不复还。

人生共如此,但醉勿复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吹进我的房间,各种小虫子互相喧闹。
半夜醒来,发现银河偏向了一边。
想起我一生的朋友,他们的灵魂已融入青山之中。
游荡的灵魂将去向何方,千年不再返回。
人生就是这样,只需沉醉,无需多言。

注释

秋风:指秋季的凉风。
百虫:泛指各种昆虫。
中夜:半夜。
河汉:银河,这里指星空。
托体:寄托身体或灵魂。
青山:象征着自然和永恒。
游魂:比喻去世的人的灵魂。
千载:千年。
醉:沉迷,陶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的《和陶渊明饮酒诗(其五)》,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秋风、百虫的喧闹,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夜晚氛围。诗人从室内秋风的吹入引发对自然的感触,进而想到自己平生的朋友,他们的精神已经融入青山之中,暗示了对友情和生死的思考。

"中夜卧不周,起视河汉偏",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深夜醒来,仰望星空,感到宇宙的辽阔和个人的渺小。他思念那些已逝去的朋友,他们的游魂不知飘向何方,千载不复回返,表达了对亡友的怀念和人生的无常感慨。

最后两句"人生共如此,但醉勿复言",诗人领悟到人生短暂,如同朋友的离世,唯有借酒浇愁,不再多言,流露出一种淡然接受命运的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10)

滕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七~一二二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字:元秀
  • 籍贯: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

相关古诗词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十二)

止酒盟诸神,覆杯未几时。

有客苦相劝,持杯前致辞。

人生足烦恼,至乐实在兹。

欲饮恐渝盟,不饮客见疑。

我性本嗜饮,强止良自欺。

为客尽一醉,惟神其听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七)

堂堂东坡公,文章万人英。

尝和饮酒诗,曲尽今古情。

平生不解饮,而独喜客倾。

仇池一仙去,九韶瘖不鸣。

不知几百年,斯人还复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十五)

爱酒扬子云,家世一区宅。

校书登天禄,落拓聊寓迹。

彼视汉公卿,何啻相什百。

著书效周易,人笑玄尚白。

傥非桓谭辈,诋诮谁与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二十)

是非俱幻影,妄别伪与真。

世界如空华,谩分浇与淳。

古人今何在,千载一梦新。

唐虞且空虚,岂复有隋秦。

况我此之身,天地一微尘。

区区欲徇世,用力嗟徒勤。

迩来稍自悟,遂与杯酌亲。

世味如嚼蜡,说酒犹生津。

朝醉忘盥颒,暮醉忘冠巾。

世人自我异,我岂异世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