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阊门闲望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誇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站在阊门远望,只见一片郁郁葱葱,才感到这个州城雄伟、民俗强悍。
十万户人家承担着赋税,五千子弟守护着边疆。
阖闾城的秋草如碧色铺开,乌鹊桥在红日映照下带上一抹晚霞。
每个街巷前都飘扬着音乐,每家门外都停泊着船只。
云雾缭绕,仿佛遮掩了虎寺山的颜色,月光洒在娃宫上,水面闪烁着光芒。
曾经欣赏过钱塘的美景,觉得茂苑也相形见绌,如今来到这里,不敢过分夸大它的美。

注释

阊门:苏州古城的西门。
州雄:州府的雄伟壮观。
课税:征收赋税。
阖闾: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阖闾城即指苏州。
乌鹊桥:苏州的一座古桥。
娃宫:唐代名妓杨贵妃的旧居,后来成为一座宫殿。
钱唐:古称杭州。
茂苑: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京城长安繁华景象的深刻感受和独到的艺术表达。首先,“阊门四望郁苍苍”勾勒出城门雄伟、壮观的轮廓,同时“始觉州雄土俗强”则透露出诗人对这座城市和其背后文化、历史的赞赏之情。

接着,“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表明了一个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且边防巩固的景象。这些数字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宏大规模,也反映出人民对国家的贡献和保护边疆的重要性。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季节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流逝。这里的“阖闾城”、“乌鹊桥”都是长安城中的著名地点,诗人通过这些地标性的场所,将秋天的意象生动展现。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描写了城市生活中的一种悠闲和活力,人们在楼前吹奏乐器,家家户户都有停靠着的小船,这些景象构成了一个充满音乐和水上活动的繁华都市图景。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虎寺山”、“娃宫水”都是长安城郊的名胜,它们在云雾和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和迷人。

最后,“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誇张”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比较的心态。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对历史上的繁华感到不满,但现在站在阊门上,他却不敢再过分夸大其词,这反映出一种审视过去、珍惜当下的智慧和平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面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历史的沉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窗中列远岫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

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䛏风。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

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

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

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感事

服气崔常侍,烧丹郑舍人。

常期生羽翼,那忽化灰尘。

每遇凄凉事,还思潦倒身。

唯知趁杯酒,不解鍊金银。

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

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