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五)追和张巨山牡丹词

倚风含露,似轻颦微笑,盈盈脉脉。

染素匀红,知费尽,多少东君心力。

国艳酣晴,天香融暖,画手争传得。

绿窗朱户,晓妆谁见凝寂。

独占三月芳菲,千花百卉,算难争春色。

欲寄朝云无限意,回首京尘犹隔。

舞破霓裳,一枝浑似,醉倚香亭北。

旧欢如梦,老怀那更追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在微风中含着露珠,像轻轻皱眉又带着微笑,眼神温柔而深沉。
素白上染上红晕,可知耗费了多少春神的心血。
国色天香在晴朗的日子中盛开,画家们竞相描绘这美景。
绿色的窗户和朱红色的大门,晨起的妆容中透出寂静。
独自享受三月的芬芳,百花齐放也难以与之争艳。
想要寄托给朝云无尽的情思,回头却发现京城的尘埃阻隔了视线。
舞动的霓裳仿佛被她舞破,就像醉倒在香亭北边。
过去的欢乐如梦般遥远,老去的心情不再追忆往昔。

注释

倚风:在风中。
含露:含着露珠。
轻颦:轻轻皱眉。
东君:春天的神灵。
国艳:国家的美丽。
画手:画家。
凝寂:静止不动,显得寂寞。
三月芳菲:春天的花卉。
朝云:清晨的云彩,象征远方的思念。
京尘:京城的尘土,象征现实的阻碍。
香亭:香气四溢的亭子。
追惜:追忆、惋惜。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念奴娇(其五)》追和张巨山牡丹词,出自宋代诗人毛滂之手。诗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对过去美好的回忆。

"倚风含露,似轻颦微笑,盈盈脉脉。" 这四句以柔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女孩优雅的形象,她仿佛在微风中沐浴着露珠,面带浅笑,神情生动而含蓄。

接着,"染素匀红,知费尽,多少东君心力。" 作者通过描写牡丹的艳丽与繁复,暗示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无限的眷恋和追思,以及付出巨大的情感力量去维持这份记忆。

"国艳酣晴,天香融暖,画手争传得。" 这里写到了牡丹盛开时的景象,它不仅是国家的骄傲,而且在晴朗温暖的气候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成为画家们竞相描绘的对象。

"绿窗朱户,晓妆谁见凝寂。独占三月芳菲,千花百卉,算难争春色。"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自欣赏,以及在三月之时,这份美丽是如此的独一无二,以至于其他花卉都无法与之相比。

最后两句,"欲寄朝云无限意,回首京尘犹隔。舞破霓裳,一枝浑似,醉倚香亭北。旧欢如梦,老怀那更追惜。" 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朝霞将自己的无限情思传递出去,但当他回头看时,却发现自己与往昔的京城尘世还有隔阂。在这样的情感中,他仿佛醉在花香之中,而过去的欢乐如同梦境,随着年华的增长,诗人对这些旧日的情意更是怀念不已。

收录诗词(49)

毛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四)次韵施德初席上

丽谯春晚,望东南千里,湖山佳色。

画戟门前清似水,时节初过灯夕。

封井年登,京华日近,每报平安驿。

满城花柳,正须千骑寻觅。

忆我年少追游,叨兔园客右,多惭英识。

今日怀人无限意,老泪尊前重滴。

赋咏空传,雄豪谁在,鬓点吴霜白。

招呼一醉,幸公时慰愁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画堂春

华灯收尽雪初残。踏青还尔游盘。

落梅强半已飞翻。刬地春寒。

多病故人日远,几时双燕来还。可怜楼上一凭栏。

不见长安。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点绛唇

夜色侵霜,萧萧络纬啼金井。梦寒初警。

一倍铜壶永。无限思量,展转愁重省。熏炉冷。

起来人静。窗外梧桐影。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秋蕊香

荡暖花风满路。织翠柳阴和雾。曲池斗草旧游处。

忆试春衫白苎。暗惊节意朱弦柱。送春去。

晓来一阵扫花雨。惆怅蔷薇在否。

形式: 词牌: 秋蕊香